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与女儿共同。
有多久没有和女儿共读一本书了呢?从女儿丫丫学语开始,一直到她读四年级前,可以说每天都坚持为女儿读书。中间,自己忙时,偶尔也会有厌烦的情绪,回头望去,那些共书的时光竟是如此的美好。
四年级后女儿早就摆脱了我的“束缚”,自己看书去了,才不要等我有空,央求着我读了。
最后给女儿读的是《苏菲的日记》,一本哲学入蒙书。当时女儿完全已有能力独自阅读了,但考虑到是哲学类的书籍,怕她一时接受不了,所以选择了读给她听。边读边讨论关于人生的意义。
如今,再次想与女儿共同的这一本书《经济为什么会崩溃》,被誉为“下至9岁,上至99岁都可读的经济学入门书”。
作者彼得•D•希夫,是著名经济学家,畅销书作家,其著作《美元大崩溃》成为超级畅销书。本书是他与弟弟安德鲁•希夫首度合作,安德鲁•J•希夫是经济学与融资学方面的知名专家。
这个关于鱼、渔网、存钱、借钱的故事揭露了全球经济对话中暗藏的众多漏洞。希夫兄弟以机智幽默的手法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根源、贸易、储蓄及风险三者的重要性,滞涨的根源、利率的影响及政府的刺激机制、消费信贷的破坏性本质等问题。
全书分为三个板块,漫画式的故事,故事引申的经济学原理,以及现实经济的链接。三块不同层次的内容,足以满足9到99岁,各个阶层的需求。
全书,最喜欢的是序言部分,简单明了地把凯恩斯的核心原理,背景,为什么会受重视,以及带来的影响梳理了一遍。透过凯恩斯,可以更清晰明了地看懂中国的许多经济政策的颁布。
我们长期被某些“砖家”洗脑,以至于许多简单的事情被弄得越来越复杂,看看书中的一些观点,也许有助于我们跳脱出“砖家”们摆设的各种迷局,看清各种经济新闻背后的含义。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经济危机,究竟是“自由放任”造成的结果,还是福利国家的恶果?让我们看看这本书是如何解释这一问题的。
不少人以为,福利国家是民主国家的选民们选择了“高税收,高福利”模式的结果,殊不知,选民们喜欢的其实并不是“高税收,高福利”,而是“低税收,高福利”,他们更愿意把那些承诺只给予不索取、或者多给予少索取的人选上台。
但是政府并不创造财富,怎么可能多给予少索取呢?只能靠“变魔术”,这一魔术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让政府可以凭空“变”出大笔的钱,用来支付福利开支,同时又不必增加税收。而且在通货膨胀早期,市场上忽然有了大量的钱可以用于投资或消费,而物价尚未开始上涨,这时很多本来无利可图的投资项目都能得到投资,失业率降低,经济一片欣欣向荣,政府的支持率也会提高。
至于通货膨胀的长期后果——经济繁荣期过后的衰退期会更加漫长、更加痛苦——那往往是我下台之后的事了。凯恩斯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是要死的;而政治家们则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是要下台的。
在经济危机尚未结束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读读这本书。这本书对我们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牺牲长远。
通胀又在悄悄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