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松浦弥太郎和他的《100个基本》

松浦弥太郎和他的《100个基本》

作者: 一颗不变心 | 来源:发表于2021-03-06 21:46 被阅读0次

     

      家里的书基本上都读完了,又到网上买了一批,其中有一本是松浦弥太郎写的《100个基本》。这本书设计的窄窄的,很适合随手带在身边,或者揣在裤兜里。里面的文字排版也很别致,打开页面,左边是一句话,表明的是一个人生经验或者观点。右边是一段字数大约为100左右的文字,是对这句话的阐释和说明。这些天里,无论是上班还是休闲,我都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无聊的时候翻上一翻,看上其中的几个“基本”,觉得有些“基本”还是蛮有道理的,现在这本书已经翻了一大半了。

      我们的古人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天到晚光读书、死读书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多出去闯荡,多去历练,多去经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100个基本》里面有这么两段话,让我的印象比较深刻:“唯有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这个世界的知识太多,知道一点就可以了,有时候甚至需要忘掉一点知识。”“常对自己投资,为体验花钱,钱要用在丰富个人体验和感受上。”所以我也要反思自己,如何平衡读书和历练的关系,如何真正将知识转化为人生经验的一部分,这才是读书的根本目的。否则读再多的书,只是积累一些无用的“知识”罢了。

      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的人生经验结合起来,用经验来印证和检验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升华、内化,成为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一部分。这么一个道理,松浦弥太郎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就讲得很清楚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经常有一些细小的感动、发现、感想以及觉得很棒的事情,并留下笔记,意识到自己想成为那样的人。直到有一天,突然变成自己发自内心认同的事,或者通过自身经历而有了切身感受。经历了个人体验之后,才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这也就是《100个基本》的由来。”

      这些年我也读了不少的书,很多书读过了就读过了,没有留下多少印象,最多也只是积累一些无用的“知识”罢了。所以在读了一些书以后,我经常在暗暗地质问自己:读这些书的意义在哪里?读得再多,人生还是没有什么改变。记得有哲人说过——人是自己观念的产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所有行为举止,都是受到自己观念的拘泥和束缚。要想活得更通透明白,过得更幸福顺意,就必须要有更好的、更高层次的观念,用流行语来说就是“提升思维认知水平”。而要提升观念和认知,读书可能是最佳的途径,这可能就是读书的意义吧。要获得这种意义,就不能死读书,而要把书读进去,读懂读通,特别是要和人生经验结合起来。

      松浦弥太郎在他的《100个基本》里面,讲了很多经他自己人生经验验证了的“基本”人生道理和行为规范。从我自己的人生经验来讲,我也认可他很多的说法,有些是我已经想到了的,还有一些是我没有想到,但令我耳目一新的。已经想到的有,比如说:“简单地生活。要做的事,保持一点点就好”、“不靠近免费的东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下去,不断磨练、挑战”、“最重要的工作,是规律生活和健康管理”等等,还有很多没想到的,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做到栽培、守护、坚持六个字”、“模仿、学习、赞扬值得尊敬的人”、“持续思考何为美”、“不做温柔的人,也不做冷漠的人”等等。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还是我开头所说的:重视人生历练和经验,借此将书本上所学到的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松浦弥太郎和他的《100个基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gs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