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的永远之地

作者: 握瑜 | 来源:发表于2021-06-18 15:38 被阅读0次

小河今天推荐的“6.18”书单中有李娟的《羊道》,让我想起已经好久没读李娟了。上次读她的书还是前年夏天,那段日子有些消沉,很需要一些轻灵风趣的文字。

真是很喜欢李娟,所以又找了她几本书。

晚饭后,读了她一篇《喀吾图的永远之处》,文字中透出的淡淡的伤感,让人若有所思,而在不经意之处,又会让你笑出声。

我有时想,凭着李娟和妈妈、叔叔的聪明、勤奋和不怕吃苦,他们在哪里都能生活下去,而且生活得不错,可为什么多年来,非要在一般人看来遥远而艰苦的环境中辛苦谋生呢?

当然,那片遥远的天地也成就了李娟。但是,毕竟他们当时的初衷并不是想为中国文坛贡献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家。

重新读李娟,我似乎可以回答自己这个问题了。

在远离繁华都市的哈萨克牧区,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那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让他们留下来的是另外一些不容易说清的东西,因为看似平淡的生活只是表象。

在《喀吾图的永远之处》,李娟开篇就说:

喀吾图的日子平淡得呀——日复一日,永远不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情,所以什么都没法让人记住。

但是之后你会发现,喀吾图只是在夏天比较平淡。

冬天虽然漫长寒冷,但因为有古尔邦节,当地人要忙着做各种节日准备,李娟和妈妈则要忙着卖货。

春秋季更不用说了,因为喀吾图是牧民转场的必经之地,一时热闹非凡,她家的生意也格外红火。秋季还有特别之处,有接连不断的婚礼和婚礼舞会,只要愿意,可以天天去跳舞。

而在相对枯燥无聊的夏季,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当然,这些都是李娟的眼睛发现的。

李娟说喀吾图的“小孩子们很忙,忙着上学,不上学的时候忙着偷家里的鸡蛋”。为什么忙着偷鸡蛋?原来,他们是为了把鸡蛋拿到李娟家的商店换钱,每个三角。而且,不管李娟怎么引诱,他们也不肯用这笔私房钱再换店里的糖果等零食。小孩子并不像大人以为得那么好骗呢。

对待这些“偷”鸡蛋的孩子,可爱的李娟并没有给他们上道德课,而是平等交换,该给多少钱给多少钱,这也算“童叟无欺”吧。

其中一个孩子总是跟别人来,却从来没有带来过鸡蛋。但是有一天,他一个人来,带来一只蛋。看他神情有点紧张,李娟觉得很蹊跷,等他拿着钱跑了以后,李娟把蛋磕开一看——居然是只煮熟的蛋。

看到这里你会想,为什么他之前没有鸡蛋,为什么这次带来一颗熟鸡蛋?

大概他的妈妈是个细心的人吧,家里的鸡蛋保管得很好,放在孩子很难拿到的地方。也或者他家就没怎么养鸡,也就没有多少鸡蛋。而这一天,因为他过生日,或者身体不太舒服,妈妈给他煮了鸡蛋,但是他却舍不得吃,悄悄藏起来,而且躲过了妈妈的眼睛。

与平日轻易吃不到的东西比起来,他是多么想要三角钱啊。他想以后攒够钱做什么呢?是什么那么吸引他甘愿冒被妈妈发现偷藏了鸡蛋的险,甘愿冒被李娟发现鸡蛋已经煮熟的险?

这些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这是他的秘密。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秘密越来越多的过程吧。

春秋天更有意思。

牧民上山下山转场经过喀吾图,李娟家“积压了一百年”的商品都有办法卖出去:

无论卖什么都有人要。而别人要了偏你又没有的东西,则无论用别的什么都可以搪塞过去。比如——有人要买西红柿酱,完全可以向他推荐辣椒酱。

这时候卖得最好的是裤子,场面也最好笑:

集体买裤子的情景十分壮观——先是所有人一起脱,然后所有人一起穿,要是这时候进商店的话,会看到满地鞋子,至于人——人全站到柜台上去了。大家都挺爱干净,担心裤脚在地上扫来扫去弄脏了。

就像单调的日子并不仅仅有单调一样,热闹的日子有时也会让人伤感。

整个秋天都在举行婚礼,每天晚上,这黑暗的村子里,总有一处角落灯火通明,电子琴和手风琴的声音彻夜回荡。
喀吾图和喀吾图的婚礼永远在我所不能明白的世界中遥远美丽着,这使我孤独又难过。

不要忘记,此时的李娟正是十八岁的年纪,参加那么多次女孩子的婚礼,她难免联想到自己的青春。

她是不可能像婚礼上女孩一样,在这里扎下根的。无论生活了多长时间,她不属于这里,与喜欢不喜欢无关。她说:

我已经来到这里了,但也只是在这里而已。

每当李娟写到自己,她的笔触都是克制的。她只是说:

我的青春沉默平静,没人知道它深藏过什么样的幻想与热情……

李娟家的生意也就不好不坏,日子太过安稳,没有别的什么事情,也没法去多想点什么。反正在喀吾图人人都是如此。

李娟的母亲曾经想就在喀吾图,但知道日子不会变得更好,那里毕竟需求有限,她们的商店不可能越来越大。

而李娟也发现,喀吾图在她们所知道的世界之外,永远不是她们心里的那些想法所能说明白的。

后来,她们离开了喀吾图,但当时并不知道从此就告别了喀吾图,所以没有记清楚当时的情景。李娟说,当我们最后一次离开时,我们还不知道那就是最后一次。

也因此,喀吾图成了李娟的永远之地。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也都有一个喀吾图吧,或者不止一个。

其实,不止是某些地方。

今天还读到拾遗君的文章——《你已经和很多人见完了这辈子最后一面》,想一想也的确如此。生命中有多少曾经很熟悉很重要的人,你已经见不到,或者今后也大概率不会再见啊。

所谓一期一会就是这样吧。

相关文章

  • 李娟的永远之地

    小河今天推荐的“6.18”书单中有李娟的《羊道》,让我想起已经好久没读李娟了。上次读她的书还是前年夏天,那段日子有...

  • 生离

    高远与李娟结婚 已经有差不多10个年头了,在高远的世界里 李娟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而在李娟的世界里,高远...

  • 读李娟:遥远之地的爱情

    李娟居于新疆的荒野,散文中多提及表达与妈妈外婆共同生活的温暖亲情和人在恶劣自然中的旺盛鲜活的生命力。可就是...

  • 权威期待和潜意识,对人的影响原来这么大

    原创: 李娟有约 今天 【点击上方蓝字「李娟有约」关注,看下一篇】 文 / 李娟 图 / 李娟 来源:李娟有约(...

  • 这个写手有点冷,记李娟的《猫城七日》

    这个写手有点冷,记李娟的《猫城七日》 文:我是素颜 李娟沾了李娟的光,都是作家,但此李娟非彼李娟。看彼李娟的时候,...

  • 阿勒泰的精灵

    李娟这个名字是大众的。阿勒泰的李娟独一无二。 结缘李娟,因《我的阿勒泰》。有人说,李娟是山野女孩,卖小百货,做裁缝...

  • 李娟

    相遇李娟的文字,再次体验童年的乐趣。 阅读完《遥远的向日葵地》,让人感到再苦难的生活也值得活下去。 李娟的文字细腻...

  • 与丫头聊《丑小鸭》和《白雪公主》的引申

    文 / 李娟 图 / 李娟 来源:李娟有约(ID:mimosali1203) 丫头说,妈妈我都不懂那些童话故事里面...

  • #打卡第四十六本——《九篇雪》李娟#

    这是李娟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如果李娟不说,我不看到最后一定看不出来。 李娟的书起点很高,虽然李娟谦虚的说自己不是天才...

  • 《九篇雪》:跟随少女时代的李娟,去探询新疆阿勒泰草原生活

    全民焦虑的时代,到底什么是幸福? 有个人,用另类的方式诠释了幸福的定义,她就是李娟。 李娟是谁? 李娟,散文作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娟的永远之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ih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