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关注七芊微信公众号:七芊职场物语(qiqianZCWY)
七芊,职场作家,选择力CEO,前爱奇艺公关经理,著有职场畅销书《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文|七芊
上一篇社群咨询的文章,讲述了曾经在华为工作的一位高级财务总监面临的问题。
这篇文章作为后续,想为大家讲讲她转型成功的故事。社群咨询结束后她已经确定了自己唯一的职业发展方向。
接下来她集中注意力在这个方向上进行理想公司的攻克。前几天,我在深圳出差时还有见她,听她讲自己的变化,就在今天,她拿到了知名企业OYO的offer,成功入职并且成功转型。
@Ichun的转型成功职业故事,值得提炼几个关键点:
1 群体意志下个体的意愿会被抹杀。换工作没必要寻求现有工作环境里的人的建议,去问自己想成为的那个领域的人,他们的建议才是明智的。
@Ichun最大的痛苦就在于当时她所在的公司是国内行业的龙头,用她的话说:站在靠后的公司还会有奔头,但是站在排名第一的公司还做得不开心,就突然变得无路可走。
她本人做了十几年的税务工作,想要转型,周围的人都纷纷劝说,不要离开这家最好的公司,不要转型浪费现在的优势,然后抛出了各色理由给她。让她陷入到犹豫不决之中。
为什么当你想换工作的时候慎听从同行业同领域同类型公司的人的建议?
答案在《乌合之众》这本书里有非常好的解答:
群体的世界里,个体的智力和禀赋都会被抹杀。
也就是说一个相似的环境,相似的群体,有相同的群体意志,有同样的思维。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公司出来的人,做事的风格和思维都极为相似。同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都有极强的相似性。
如果在你转型跳槽的时候去问你身边,和你过去在同样环境里生活工作的人,那么多半你得不到任何有效的建议。
因为他们所在的群体意志都是相同的,而想要做出转型的你是不同的。
我的一位朋友想要摆脱传统教育行业的闭塞,她去寻问意见的人是和她一样大学毕业,相似职业背景的人,在交谈一番之后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是放弃现在在培训机构的工作,进大学继续工作。
寻问群体意志相似的人的建议,本质上不会有任何改变,得到的结论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选择,未来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所以,当你想要做出改变的时候,要去问那些你向往的行业领域,和你在全然不同的群体意志中的人的建议。
唯有如此,才能够走出自我的怀疑和束缚,获得新鲜的思维血液。
@ichun的经历是很多企业中层管理者都遇到的问题,当她想转型的时候,问自己的同事同行朋友,得出的结论大都是工作14年了,别折腾了。
但是如果她来问我,我觉得她的才华没有得到善用。她应该去追求她想要的东西。
再之后,她按照我们的社群产品去搜集信息,也采访了很多目标行业的工作者,猎头,这件事对她的启发和改变极大。只有接触目标群体的思维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改变自己固有的恐惧思维。
在深圳我们见面时,她说:采访,这真的是让我觉得打开新世界的思维方式。我看到了非常多不一样的东西。更加坚定我要转型,我要进入到xx企业之中。
2 必须把自己放在市场上,才能得到机会。
这句话是@Ichun本人说的。我记忆非常深刻,因为她是在线下的读者活动中讲给另一位和她一样专业毕业的读者说的。
这句话来源于她自身亲自经历的一件事。
一位猎头与她交流,准备为她介绍工作的时候,她把自己过往对于那家公司的见解全部说了一遍。
对方非常惊讶,连连说:我联系了这么多的候选人,你和他们非常不同,只有你能够这么清晰准确地说出这个行业里的这么多细节。对这个行业有这样深刻的理解。
挂了电话没有多久,这位猎头对她说:你给我的记忆太深刻了,我直接把你的简历推给了这家公司的副总裁,直接管理你这个部门的。
这时候@ichun 恍然大悟,是啊,她一直都知道这么多,只是没有展现出来啊!因为没有展现出来,所以别人就觉得她不知道,而当她展现出来的时候,机会就在涌向她。
她第一次深刻理解了为什么要展现自己。
“你一定要展现自己,如果你不展现自己,很多机会是不会来的。你必须要把自己放在市场上,才能让别人看见,说出你想要,你擅长,别人才能知道。”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过往一个在大企业里工作,保守压抑,循规蹈矩的职场人格全然不见了。
这位给她带来机会的猎头,就是她拿到OYO这家公司offer的贵人。
3 机会主义,职场就是一场卡位游戏。没有意识到卡位,很多努力都是无效的。
我和@Ichun在交流的过程中,说道对于职场的理解,我把它生动的总结为:卡位游戏。
什么是卡位游戏。
就是占据位置。
如果你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占据某一个重要的岗位,那么这场游戏你就赢了。
举个栗子:一位公司的初创团队,有一个人担任了品牌总监,占据了这个位置,那么即便比她更优秀的人,也无法再度进入这家公司从事相同的职位了。
这个道理类似于偶像剧里一个狗血桥段,男二问男主,你这么好,女主这么差,你为什么还要和她在一起,男主说:因为我只能娶我遇到的人。
@Ichun在现场非常认同卡位这个形容词,当有一位读者问自己要不要进修一个学位,未来再进华为这样大的公司。她的回答是不要。
她几乎用了和我一样的语气说:时间成本是最大的成本。你应该先去问问华为的人进去需要什么,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准备,而不是未经考察的情况下自己瞎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占据一个合适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都以为那些工作了10年以上的人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但是我们社群咨询的核心群体就是这些知名企业的中层,价格筛选,让社群咨询里真正的小白非常少。
@ichun 有非常光鲜的职业履历,在华为这样的企业担任了高级财务总监。一样会面临很多问题。
不管什么样的年龄,都要承认自己的问题,敢于寻求帮助, 甚至说是敢于向比自己年轻的人寻求帮助,不要哲学自杀就是保持向上最好的姿态。
4月第二期社群咨询报名。过往报名效果,本期限定50人,报名时间为一周,4月20日结束。
不搞噱头,不搞线下课,就是线上社群咨询,效果说话,硬核社群,没有客服,付费后发简历,简历通过安排时间,具体内容公众号二条都有。
欢迎大家关注七芊微信公众号:七芊职场物语(qiqianZCWY)
七芊,职场作家,选择力CEO,前爱奇艺公关经理,著有职场畅销书《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