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 阳光下的倒影
午饭后,绕着办公楼漫步的人多了起来。冬日的阳光,始终紧紧跟随,温暖,柔软,洒落在身上的时候,空气中的冷早已退避三舍。
我有一束光,可以慰风尘。这光,不仅普照万物,也照暖了行走人间的芸芸众生。
在暖阳下行走,影子被拉长,又缩短,再被拉长。拉成一株树的时候,我看到了繁华落尽的银杏。它依然将所有的枝条伸向天空,即使光秃秃地如一支支细长瘦削的铅笔,也恣意地随风写意。它的脚下,银杏叶如一枚枚金黄的太阳。最后的燃烧,我的影子恰好经过它火焰的中心。
倒影似乎也有了温度。并将这温度传导我的身上。身与影叠加,形与意相融,一株行走的植物,思想拔节的晌午,风和日丽,内心宁静。
看到我阳光中的影子,想起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阳光如水流过,文字亦如水流过,并潺湲不息。
一篇只有一个句号的文章,陈丹青叹:它是伟大的。意识流过的地方,语言的珍珠和思想的光斑无处不在。一切都是信手拈来,似乎不吐不快,不写不行,不表达,毋宁死。没有冗余的修饰,没有矫情的辞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原来是真的存在。
当然,神来之笔,是天才的信马由缰。从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奇点出发,信步所至,所见,所闻,都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汇,交锋,古今贤者在这里徜徉,交谈,精彩警句随意挥洒,下笔如有神,肆无忌惮却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我总得直起身来,满脸赧颜羞色地接受这宿命的倒影,我也并非全然悲观,如果不满怀希望,那么满怀什么呢……起风了,河面波襴粼粼,倒影潋滟而碎,这样的溶溶漾漾也许更显得澶漫悦目——如果风再大,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奇点引爆的思想和文化,如哈德逊河的流水,从木心的笔端喷涌而出。河水前前后后参参差差凹凹凸凸重重叠叠的倒影,正是时光河流映照出来的古与今。前人的生命不在了,文化还在,而文化与生命融合的生气已经不在了,剩下的文化留存给我们,实际上已经是文化的倒影了。文化本身已经消逝了。
阳光依然洒落身上,而我的倒影已经和办公楼的阴影融为一体了。木心文字的倒影引我戚戚,只是,不经意间走过的阴影,终究还是难以走出来了。
又想起王羲之兰亭序里的话: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木心用文字把我抓进了他的倒影里,有那么一刻,我如王羲之所说,览其兴感之由而心灵共振,同喜同悲,生命和文化,有多少影子会紧紧跟随?
身上的阳光不落,影子不走。即使阳光不在,那与身心融为一体的倒影,也足够思想去拥抱出暖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