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子为什么没有责任心?”
听到很多父母抱怨,孩子都成年了,一点责任心也没有,回家也不知道帮忙干点活,什么事情都做甩手掌柜,父母生病也不管不问,好像都与他无关。
对此,父母有没有责任?我们有没有这种场景:小孩子奔跑,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孩子疼得哇哇大哭。父母为了安慰孩子,过来连续拍了桌子角好几下,边拍边大声呵斥桌子:“你这桌子,该打,谁让你碰我家宝贝的!?”然后给孩子说:“你看,我都打它了,不要哭了。要不,你也过来打它两下。”然后孩子朦胧着两只泪眼,也过来有模有样地拍打几次桌子,于是不再哭闹了。
这种哄孩子的办法确实有效,但是,孩子从中得到教训了么?明明是孩子奔跑的时候,不小心碰了桌子,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推卸给桌子?我们为什么不能帮助孩子认识清楚这件事的真相,让他记住这个教训,下次奔跑的时候,小心一些,慢一些?家长有没有想过,用这种思路去教育孩子,这样的孩子会遇事从自己角度找原因吗?他一定会避重就轻,一定会推诿于人,更多地推卸责任,逃避责任。
也有的父母,在孩子跌倒摔痛大哭的时候,倒是没有去归咎于桌子或者其他第三方,但他归咎于孩子:“别哭了别哭了,谁让你不小心的。下次长记性,别那么不听话乱跑了。再乱跑还得摔倒!”这把责任归因于孩子乱跑,来给孩子要听大人的话找注脚。很多时候,家长越是这样说,孩子哭闹的越厉害。最后,家长还少不了恐吓一番了事。
以上,要么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要么是一定要让孩子归责于自己,最好能时时记住,时时内疚,最好从此不乱跑了。
还有,我们抱怨孩子大了也不知道关心人,可是你可曾让他关心过?孩子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甚至父母生病,孩子着急想去看看,父母给他说,“你不用管,你好好学习就是,这个由大人来处理就行了,不用你管。”
家里有什么大事发生,孩子想介入一下,你有没有把他当成大人,来向他通报情况、商量办法?好像很多家长都是这么说的:“去去去,你小孩子来凑什么热闹,一边玩去!”
家里的大事小事,亲朋好友的这事那事,孩子都没有参与的份,家长都给包办了。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孩子大了之后,你又想让他事事想得周到细致,让他事事都有主见处理的妥妥帖帖,那怎么可能?
关于孩子玩耍的时候摔倒摔痛的处理,我曾目睹过外国人的处理方式,其中的体现出来的细节让人很有感慨。
2019年,我在威尼斯旅游,走累了坐在路边椅子上休息,正好面前是一个小型的供孩子玩耍的游乐场,里面有好几个人工做的大约一米高的小丘陵,周围是一圈一米高的栏杆。有三对父母领着四个五六岁的孩子过来,孩子们欢快地进到游乐场去玩,往小丘陵上爬,从丘陵上跑下来,或者四肢吊在围栏上晃来晃去,一时间欢声笑语爬上爬下,玩的不亦乐乎。母亲们围在一起聊天,三位父亲边聊天,边偶尔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孩子的状况。我在旁边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
突然,有个女孩在小丘陵上往下跑的时候,好像是脚没抬起来,一下子重重地头朝下摔了下来,看上去摔的好重,孩子顿时哇哇大哭起来。爸爸看到,连忙抬腿跨过栏杆,走到摔倒的女孩旁边,跪下一条腿,把她扶起来,看了看额头,大概是有些红,这位爸爸二话没说,轻轻亲了亲女孩受伤的地方,然后就势把女孩拥进怀里,孩子趴在爸爸的肩上,用手摸着自己的额头,从大哭到抽泣,大约半分多钟的光景,她自己就抬起头来,抹把眼泪,推开爸爸,又加入了小朋友们的玩刷当中。妈妈听到孩子哭的时候,扭头看了看女孩,看爸爸进去了,转脸继续聊天了。
女孩刚玩了一会,大概又感觉到了额头又痛了,摸着额头,面向着爸爸又哭了起来,爸爸笑着对她点点头,她放下手,擦擦眼泪加入了玩耍的行列。
过了一会,另一个女孩不知怎么碰了一下,另一位爸爸跨过栏杆过来,如另一位爸爸一样,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止住哭声,推开爸爸又去玩了。
这个场景给我一些感触,是啊,玩是孩子的天性,摔倒是不可避免的,摔倒了当然会痛,怨不得小丘陵,也怨不得孩子,当然更不能因此不让孩子继续玩了。即使告诉孩子要注意,会有什么用处,孩子能记住几分钟?家长看到孩子摔倒,只要没有什么大的伤害,实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只是跪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知道你是爱他/她的就好了。
我经常看到有老人领着很小的孩子,小孩子想挣脱了手去玩,老人要么是不放手,“外面太危险,不能撒手,撒手你又乱跑!”,要么就是虽然放开了,但是会喊着,“别跑别跑,你忘了上次你摔倒了腿痛了好几天?”
孩子的成长,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且学校的老师只能陪伴一个阶段,父母作为老师,是要陪伴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的。懂一点孩子的心理,明白一些孩子成长的规律,知道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还是很有必要的。可是,对于广大的父母亲来说,这个起码的要求,似乎也显得太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