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坐在咖啡厅的走廊,面向落日余晖。
一晃又是几个月没有文字记录。且随着思绪记录,权当自我梳理。
下午来这边准备写工作目标。
现在的公司让人觉得迷茫。
产品不够好,后台的体验糟糕。
士气仍然低落,员工总是难以与老板齐心。老板能说一些道理,但是却较少与大家深入的沟通交流。
其实感觉老板也是挺不容易,四五十岁的人了,公司赚不到钱,还要被员工埋怨。
团队也缺乏配合的制度跟规范。
考勤制度、福利制度也不尽人意。需要的招聘人才也迟迟不能落实。
年后有种人心惶惶的感觉,总有离职的情绪在蔓延。
初来公司时,我就跟朋友说,这是一家项目处于创业阶段,但是团队已经不是创业阶段的公司。或许每个人都曾经充满激情过,但是似乎已经被消耗所剩无几。
有时,每个人抱怨的对象都是一个无形的对象——“公司”“他们”“财务部”。可是如果把这些对象定位成一个个具体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每个人。
一个公司是怎么陷入这种氛围的?
从我一开始的激情满满,又是怎么陷入此时的迷茫惆怅的?
与同事笑称,如果我们组织几个同事自己创业从头做这个项目,或许也会比现在的好。同事深有同感,说可以让老板投资我们。
前两天,老板还真请了五六个人一起吃饭,说现在就是一个小团队了。今早,也一起在公司绕着软件园跑了一圈。可尽管如此,依然觉得状况不对。
我虽然也会吐槽下老板,但也觉得是不是自己作为产品经理的职责没有到位,没有力挽狂澜。就像我后来回忆家居项目时,觉得自己作为唯一的产品执行,其实影响着整个项目的发展。
上次一个同事说,翔哥,怎么觉得你现在像是总管,什么都管。
因为我要组织大家讨论,给大家打气。还要收集大家对公司的不满跟建议,提出组织结构的改变,提出考勤制度的改变,提出绩效制度的改变,甚至要求财务部提供工资条。
我就是不想轻易放弃。因为我曾经总是在变化目标,在分心。这次就想专心做好一件事。
回到困惑上,我要面对的两个问题是:一个是这个事能不能成,另一个是这个事能不能成。
第一个是指,我不知道这个商业模式是否正确。
第二个是指,我不确定现在的团队可以很好的执行这个模式。
给自己梳理下:
1、商业模式,没有办法让我停留在原地思考。在没有更好的思路前,该做的就是不断前进,为客户创造价值。创业关键的是找到“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所以靠着我已知的知识,是没办法凭空想出的。
因此我的重点是,如何更好的从我的本职工作出发,做好产品设计。
2、团队能否执行好,包括老板是否能配合好。
尽管存在问题,但是我无法靠着一张嘴去改变。我所能做的,就是规划好、分工好。以此去推动他们实现落实。
如果我仍然停留在思考与迷茫,那么整个团队都不会有起色。毕竟产品设计是一切的源头。
不想当CEO的产品经理不是好产品经理。我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既有CEO的心胸,不气馁不迷茫。又要有专业产品经理的手艺,埋头专心做事。
当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的时候,想象一下自己现在是年薪百万的产品总监,我应该怎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