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天听本书124——发现东亚

每天听本书124——发现东亚

作者: 27a5b41a0120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20:18 被阅读0次

       本书重新发现一个和西方现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东亚现代。亚洲这个概念其实是人为制造出来,远东、近东、东亚等词都是欧洲视角创造出来的词汇,这就出现两种脱离现实的认识:一种是欧洲高高在上,东亚人都是野蛮人;另一种则是东亚在道德上要比西方优越,甚至能拯救西方因现代化而造成的弊端,但本质上都是西方视角,东亚是在西方压迫下才被迫开始现代化。作者则不以为然,他提出东亚的现代化从16世纪日本侵略朝鲜时就已开始,它引起一系列连锁效应导致现代东亚初露雏形。首先,日本作为东亚朝贡体系的边缘国家公然挑战作为“天下体系”中心的明朝,这种行为本身就构成对朝贡体系的冲击,各国的自我意识增强。其次,明朝抽调辽东兵马援助朝鲜给了女真人崛起的机会,其内部治理方式与明朝不同,皇太极时它就已是容纳满、蒙、汉三族的多元政权,清朝建立后更强化为多元一体的国家。清朝由此实现对边疆的直接治理,这就和多民族的现代中国很相似了。另外,清朝取代明朝还引起东亚国际关系的新变化。清朝相比于明朝其文化权威性已经减弱,因为朝鲜和日本也自认为道统的继承者,以“小中华”自居。再到后来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说明欧洲的条约体系也能被更具包容性的“天下体系”所容纳。以上都意味着东亚的现代化早在西方入侵前就已开始,并不是被西方“恩赐”的现代化。而我们常说的闭关锁国,作者也觉得不对。首先在文化上,传教士曾长期在东亚传教,在利玛窦等人的努力下,东亚对天主教一度相当包容。有一大批士大夫受洗成为教徒,康熙也颁布过《容教令》。但后来的禁教则因为他们不许中国信徒祭祖和祭孔而引起康熙的不满,可见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僵化保守,日本是因为要警惕和防范西方殖民侵略,中国则是由于天主教挑战了中国的伦理底线。其次,银本位也说明中国并没隔绝于全球经济之外。海禁只是在贸易利益和国家安全间取得平衡,防止台湾侵扰内地。而后来的一口通商只是把其他三个海关统一划归广东管理,闽、浙、苏三海关仍能自由出入,贸易依旧繁荣。因此,所谓“锁国”可能只是西方为了证明自身优越而制造的想象。当时东亚的现代化已初露曙光,但西方入侵打破了这一进程,从此打上“殖民现代化”的烙印。即便东亚的现代化表面上与西方相似,但西方殖民后也有不同,比如殖民主义虽然促使“天下体系”解体,但取代它的并不是西方的民族国家体系,而是以日本为中心的帝国主义秩序,内核也继承了天下体系很多特点,且强调自身的主体性,把现代元素植入到自身的历史文化中,另外也始终伴随着对殖民主义的反抗(分享自得到app)

相关文章

  • 每天听本书124——发现东亚

    本书重新发现一个和西方现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东亚现代。亚洲这个概念其实是人为制造出来,远东、近东、东亚等词都...

  • 《发现东亚》

    《发现东亚》 本书以区域的、全球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四百年来的历史,一洗我们固有的观念和常识。今天,我们认同自己身...

  • 每天听本书

  • “每天听本书”

    【日更196】 罗振宇的“得到”APP又开了一场“知识发布会”。 这次只发布了一款产品,就是“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

  • 每天听本书

    硅谷钢铁侠 艾伦马斯克 这本书给我得收获有这样几个方面 1.童年的不信会造就一个喜欢打破秩序的人。 2,艾伦马斯克...

  • 每天听本书

    像这样的哲学家的传记,我们每天听本书里还有很多,比如《克尔凯郭尔传》《大卫·休谟传》《洛克传》《马基雅维利传》等等...

  • 每天听本书

    越来越喜欢这个栏目,目前是每天听三本书,不知不觉已经累计叫624本书。 刚开始我对这个专栏是抗拒的,书是用来读的,...

  • 每天听本书

    堂吉诃德 1.平行宇宙和重复又重演 堂吉诃德和桑丘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唐:骑士要对打坏人,求爱公主。按照这个逻...

  • 每天听本书

    偶然间,接触到同事每天打卡发布的每天听本书,感觉很有意思。网上搜了一下,这样的公众号有很多,而书籍的选择能包罗万象...

  • 每天听本书

    内卷,焦虑。 很多人都会被系列词汇所包围。 买知识内容,觉得是对方贩卖焦虑, 学习碎片,又觉得浪费自己的时间, 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听本书124——发现东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mn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