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两周的复习,终于告一段落。阅卷工作刚刚结束,第一时间拿到试卷,模拟调研正式开始。老师下水,才知试卷深浅与难易,解决问题思维的开放与受限。
题量适中,难易适切。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语文要素的落实,从词句段训练到语文素养的落地,从低阶到高阶,从课内到课外,题型多样,覆盖面广。
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
第一大题:识字与写字(共18分)
题型分析 共4小题。第1题,古诗抄写;第2题,多音字判断与选择;第3题,根据拼音和语境填空;第4题,品汉字趣味,共3小题。
错因解析 第3题。
原题呈现
第一次到花果山时喜不自胜,也想象石猴那样( )(据音填空“瞑目蹲身”)
评价要点 本题重点考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用词的能力。
改进措施 加强字词教学,随文识词,扩大和丰富词汇量,实现迁移运用能力。
第二大题:梳理与探究(共22分)
题型分析 共3小题。第1题,创设综合性学习活动情境,设置选择与填空。第2题,古诗名句填空。第3题,课文人物填空。
错因解析 第1题第(2)小题。
原题呈现
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沉浸在品读精彩的故事中,他们在活动中交流了自己喜欢的人物,举办了猜谜活动,请你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人物。
C.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语笑先闻。____________
评价要点 本题重点考察重视整本书阅读,把握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改进措施 ①加强整本书阅读,上好三种课型(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②创设自由阅读、快乐分享的氛围,关注整本书阅读的阶段性评价;③采用读书报告会、读书成果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阅读。
第三大题:阅读与鉴赏(共30分)
题型分析 阅读分课内与课外。课内短文,节选《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设置6小题。课外短文,节选《刘姥姥进大观园》,设置4小题。
错因解析1 课内短文,第5小题。
原题呈现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放在最后又有什么深意?
评价要点 本题整合第四单元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即“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考察学生对关键句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准确把握,是课后题第3题的变式。
改进措施 ①加强课堂教学,强化目标意识,基于学情,组织有效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②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错因解析2 课内短文第6小题,课外短文第1题,第4题。
原题呈现
6.自古以来有许多像毛岸英一样的仁人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请写一句自己积累的描写或赞美他们的名言或诗句。
评价要点 本题重点考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以及积累与运用能力。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加粗)词句。
(1)那姥姥入了座,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
评价要点 本题重点考察阅读能力及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4.关于刘姥姥进大观园有很多歇后语,请至少写出两条。
评价要点 本题重点考察语文要素“初步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以及积累与运用能力。
改进措施 ①提升课堂实效,严格落实语文要素;②关注学生的审题能力,增加课外阅读积累。
第四大题:习作与表达(共30分)
原题呈现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回首过往,你是不是觉得有一些人、事、景物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以“触动心灵的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把触动你心灵的景物、人物或事件写具体。
3.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评价要点 本题重点考察习作要素的落地,具体体现在规范书写、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段落层次。
改进措施 ①落实各个单元的习作训练点,一篇一得;②加强阅读输入,坚持写作输出;③重视习作评改,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评改标准。
思而有进,笃行致远。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继续认认真真,细细致致,踏踏实实,夯实基础要牢(牢固),迁移运用要活(灵活),语言实践要实(实效),创设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实现高通路迁移,拉近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现在与未来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