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识字
《明确标准,防止识字、写字教学超标》

《明确标准,防止识字、写字教学超标》

作者: 我爱皎皎明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9-21 11:08 被阅读0次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 ”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明确识字写字的教学标准,导致经常出现错位或超标现象。

    一、识字、写字内容不区分,增加儿童写字负担

    一直以来,小学第一学段按照“识写分流、多识少写、先识后写”的原则编排识字、写字内容。但是在课堂上,仍有教师对生字条中的生字提出书写的要求;而指导田字格里的汉字时,又把汉字当成生字教,让学生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不正确的,混淆了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标准,不符合“识写分流、多识少写、先识后写”的原则,增加了学生的写字负担。

    “多识少写”的原则既满足了儿童成长的需要,又遵循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遵循了识字和写字的学习规律。具体来说,识字的难度与笔画的多少基本无关,而与汉字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有关。对于初入学儿童来说,汉字的使用价值并不都是一样的 。因此,在编排识字内容时,教材就不以汉字字形的简单和复杂为标准,而以该字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为标准:出现频率高的先学习,出现频率低的后学习。

    考虑到儿童手指肌肉的发育情况和儿童的执笔能力,写字内容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独体后合体的顺序编排。

    除了“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外,识字写字的编排还遵循“先识后写”的原则,也就是说,凡是在田字格中要写的字,一定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生字,在教学时不需要再带领学生学习字音、理解意思。也就是说,田字格里的生字,不需要再按照生字的要求去学习读音、理解汉字的意思,教学的重点是观察各部件之间的搭配、各笔画之间的穿插避让等关系,最终达到书写正确、规范。

      简单来说,识字教学的内容是课后生字条中的生字,要达到读准字音、会组词语的要求。写字教学的内容是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这些汉字是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此时不再称为生字,学习这些汉字时,不需要再带领学生学习字音、理解意思,学习的重点是观察各部件之间的搭配、各笔画之间的穿插避让等关系,最终达到书写正确、书写规范。

    识字写字教学,除了要学习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的汉字外,统编教材还增加了跟随生字认识新偏旁、通过写字认识新笔画的内容。

    统编教材编排学习偏旁内容的意义:学习偏旁是为了更便于认识合体字,因此学生只需要识记偏旁名称,不需要书写;学习笔画是为了更好地书写汉字,因此笔画教学既需要识记名称,又需要掌握书写要领。

    二、多音字教学超标,给识字教学添加了干扰

    对于一个多音字,当以黑颜色出现在生字条里时,它仅仅是个普通汉字,教学时不需要涉及这个字的其他读音;当它以蓝颜色出现时,表示这个多音字的读音不是第一次出现。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回顾复习前面学习过的读音,适时引出新的读音,并将两个读音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两个读音各代表的是什么意义。

    另外,在教学中,教学应把汉字的读音和意义作为整体教给学生,让学生清楚该字在这个发音时是什么意义。

    三、生字、“见面字”不区分,增加儿童识字负担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下册和二年级上册中的课文,编排方式均采用全文注音。自二年级下册起,教材不再全文注音,仅部分汉字注音。

    从二年级下册起,课文中注音的字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生字条中出现的生字,一类是生字条中没有呈现的字,这类字就是“带读字”或“见面字”(在这一课中,学生带着拼音会读就可以,只需要这次见面会读就可以)。

      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了解教材编排意图,准确把握教学标准,既不拔高要求,又不降低要求,在遵循儿童生理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一步步将儿童带入文字的殿堂,这是识字写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确标准,防止识字、写字教学超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pb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