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活着的每一天,都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其实,身体稍微有一点点不适,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不便。
上周嗓子哑了,这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它就给生活带来了麻烦。
首先,你接不了电话了,发语音,当然同样不行,这就切断了你与外界的大半联系。你也许要说,你可以发信息呀。发微信的前提是,你首先得有对方的微信呀!好好的电话响了,你也清清楚楚听见对方的声音,你张开嘴巴,连哇啦哇啦的声音也发不出,对方着急,你比对方更着急。怎么办呢?老铁在边上的话,就让老铁接电话;老铁不在边上,我就按着电话号码发短信过去。如此,你看,不就是开口说话吗?这么稀松平常的事,哑了,就不好办了。这样想来,过往可以自由说笑、自由表达的每一天是多么幸福,多么值得珍惜呀!
哑了怎么办?得吃药呀,地球人都知道。吃啥药呢?抗生素消炎,西瓜霜辅助,黄氏响声丸必备。两天药吃下去,能发音了,声音沙哑!这时,不能多说话,也不能不说话。多喝水,咿咿呀呀的,清清嗓子,为清亮说话做准备。
不能说话的时候,那些句子莫名其妙的跳出脑海中: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江南可采莲,叶子何田田”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
杂乱无章,忽而天籁入耳,忽而呕哑嘲哳,缺什么就想什么,说不出话更向往口吐莲花。理所当然的说话,变成语焉不详,不知所云。所以,当拥有时,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失去时就倍加痛苦。
一切都在好转,终于声音渐渐清晰,渐渐如常了,就是不能大声。
昨天,妈妈不放心,打电话过来,我用尽全力回话,妈妈还说听不见。那一刻,我有一点点崩溃,爸爸的耳朵更背。他们都没有看信息的习惯。
无奈,只好发微信给弟弟,告知状况,弟弟立马回:放心,我来说。
就只是一个小小的嗓子哑而已,就带来诸多不便。吃晚饭时,我跟老铁说,前天你不是刚刚看过爸爸妈妈的,他们明知我说不了话,还打电话,你说我怎么办?老铁说,都八十多岁的人了,还记挂着子女,多好?
是啊,能说话时不觉得有啥,哑了才知道不便;父母难免考虑不周全,还值得记挂孩子,多好!
上午,接卢老师电话,她说:恢复得不错,除了声音低,已经基本正常了。也就是说,29日的联欢会,你的朗诵可以如期进行了。
没想到活动放在29日,时间有点紧,可是又推不掉,放下手机,找出内容,开始准备。读了一遍,录音测了一下:六百多字,3分51秒。如果配上音乐,五分钟左右可以搞定。
平平常常的生活,偶尔几个涟漪,那是在提醒幸福。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