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辞去了原来的工作,也算成为了一名创业者,感觉自由又有压力。不过确实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开心。
不过一直处于交接期,还是挺忙的,所以书只读了一本。
1.《创业在路上》
作者: 罗永浩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个人评价:
★★★★
为什么想看这本书:
从传闻到最终敲定,罗永浩和朱萧木离职锤子科技,以及公司被字节跳动收购,还是蛮唏嘘的。看新闻的时候,回顾了下锤子一路的发展历史,翻出了2017年罗振宇和罗永浩的那期节目《长谈》,以及2018年出版的这本书《创业在路上》,到2019锤子彻底凉凉,真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不由得想起了《华盛顿邮报》的那句经典台词:“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读后感:
这本书经过老罗粉丝,锤黑以及反锤黑以及反反锤黑的反复论战,依然能够坚挺7分多,真的挺不容易。其实还蛮好看的,讲了很多真实想法和创业过程中的小故事,可以结合听完《长谈》后再看,很多地方还是挺不一样的。
锤子整个起朱楼和楼塌了的过程,很值得玩味。许多错误蠢得令人发指,失败不是没有理由的;而且在现代社会,失败绝非单一因素的结果。但一些让人惊艳的亮点无人继承,也颇为可惜。看到一个理想主义者被现实压着,没办法像以前飞得那么高了,一直在翻滚,扬起了许多鸡毛和灰尘;但你能感受到他本身还是轻盈的,发着微光。你实在不忍心看到这微光熄灭。
目的达到了吗?
收获比预想的大很多,谈话中聊到的关于创业过程中的小细节非常有意思。很多事情的最终呈现,有的是按照预期路线走的,但也有很多是机缘巧合甚至一些荒诞错误的结果。
在摘录书中一些有意思的片段的时候,我的一位做投资的朋友很不屑地评论:“垃圾公司,垃圾产品,垃圾老板。各种无赖行为。这人没去干传销真是可惜了。”和他细聊得知,一位老大哥投了几个亿都打了水漂,锤子科技在2014-2019年,亏了25-30个亿。嗯,如果是投资亏钱了,那确实是怎么指责都不为过。也是多了一个观察角度补充。
理想主义永远会被现实啪啪打脸。不过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Bling Bling 金句:
任何人把一件事情坚持做好几年,我都会对他尊敬有加,因为我吃过这个苦,我知道这种人多半不会浪得虚名。
这叫“终局思维”。就是你做任何事情,你都在想,这件事情5年、10年后会是什么样。用这个判断往前倒推,你才知道自己当下该做什么,什么看似重要的可以舍弃,什么明显鸡肋的却要保住。
回头看在2012年和我同时创业的一些朋友和他们已经倒闭的公司,我发现他们一个共同的特征是,试图去补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我认为这样做,比我做过的投入产出比最糟糕的事情还糟糕。
所谓理想主义,就是不要满足于以赚钱为目标。赚钱只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结果,或者是一项副产品而已,企业本质上还是要有追求的。
商业上的成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会因为企业自身存在某个优点就可以实现。
在这些跨界者的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可怕的盲区,这些盲区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当京东3C业务负责人王笑松要求与我们的销售团队对接的时候,我非常坦然地告诉他,我们没有销售团队,他当时感到非常震惊。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之后,他告诉我,当时离开我们公司的时候,他对同去的几个同事说,不知道老罗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们猜想我可能会有什么很厉害的措施和招数,他们猜了半天,觉得以自己的境界完全猜不出来老罗高明的路数究竟是什么。等到后来我们非常熟悉了以后他才知道,我们早期一系列看起来非常神奇的举措,背后的逻辑其实是无知、甚至是傻。
当时之所以有这么多认知偏差,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当时我们的团队里已经有了一些从资深手机公司跳槽来的高管,但是这些高管全都没有充当过统领全局的COO(首席运营官)或CEO角色。你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身边有这么多手机公司的资深高管,他们一定会帮助你认知全局。但实际情况是,如果他们不曾担任过CEO或COO,那么他们在全局上会存在认知盲区。这时候最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假定他们知道,他们假定你知道。最后会出现非常荒唐的结果。
有些人之所以走上创业这条路,是因为觉得自己性格上不适合给别人打工,觉得自己受不得委屈,不喜欢被老板、上司安排自己的时间,希望能自由一些。如果基于这种理由去创业,是非常不提倡的。这不是一个好的创业理由,甚至很具讽刺意味,因为你可能会遇到更糟糕的结果。创业之后,你多半会发现要承受更多、更严重的委屈。以前你承受的委屈来自老板,现在创业之后,谁都能给你委屈,比如媒体、你的消费者、你的用户等,这些人都会让你承受比原来多得多的委屈。
所以马云总说,企业家的内心都是被委屈撑大的,这样你就能知道一个人做老板时承受的委屈,要比他打工时承受的委屈多无数倍。关于这点,你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
当然选对了项目之后,也要努力执行才可以。很多人都想找到一个很棒的点子,然后创业,但是单纯的点子是一文不值的。无论你有一个自认为多牛、多绝妙的点子,如果你接触的聪明人足够多,你就会发现别人也有差不多的想法,而且常常比你想得还要早。所以单纯的点子是不值钱的,一旦想到一个好的点子,就要马上把它执行出来,因为效率很重要。
这个世界的盲目程度,远远超出了我这个文艺青年出身的企业家的想象。
微软天天教育员工,微软永远离倒闭只有18个月;华为天天教育员工,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你可能觉得这些企业是故作姿态,其实这些企业家是经历过残酷无比的生死关头,才会形成这样的危机意识。
第一次启动融资时,你最希望能搞定的那一个或那几个目标投资人,最好不要先去见。先多聊几家其他机构,多了解投资者们对自己项目的普遍看法。了解得越多,准备得越好,最后去见目标投资人的时候,你已经不是几个星期前或几个月前那个完全没有经验的你了。
我们有时会觉得某家企业在某方面特别厉害,并且把它厉害的原因想得非常复杂、深刻,但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那个老板找对了一个人而已。
商业界就是这样,无情和残酷是我们在创业过程中必须认清的一些东西。
这个世界常常没有那么公平,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如何在一个外向型人统治的世界里生存,是一个很大的人生课题。我们经常看到人类社会的真实状况(包括在企业里):很多人真的非常优秀,但是他不善于表达,就会明显吃亏。因为没有人知道,能怪谁呢?内向型的失败者经常有一个没出息的心理就是:特别希望可以在那儿静悄悄地散发香味,别人就能闻到了。但问题是: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闲着的鼻子到处去闻。安静的美男子受到青睐的机会一定会少很多,所以你需要做一个大声喧哗的美男子,这样机会就多很多。
反正我是希望那些骨子里内向腼腆的人,能在这个外向型人统治的世界里想办法通过训练和技术手段弥补自己的不足。你不用在与人交流和交际这些方面特别强,只要达到及格的程度,在这方面就不会太吃亏。这点是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实现的,和天分无关。
我年轻时候经常犯的错是在三观方面对自己要求太高,由此带来的副作用是,我面对自己瞧不上的人时,会有强烈的道德优越感,后来发现这样的心态让我出错的概率变大。所以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后,便会做一些心理上的调整,这是个比较大的变化。但是这点又经常在与朋友沟通的时候被误读为,因为做企业而变得没那么纯粹了,是一个变坏或者不学好的过程。说实话,给亲朋好友讲清楚这点是很疲劳的,但这确实是我这几年比较大的一个转变。
我特别希望你成功。因为你这样这样的人失败了,这个世界只是多了一次失败而已;但如果你成功了,这个世界真的会变得有趣很多,至少在中国商业史上有你这么一号人物了。
总结
读书使人安静。无论是阅读的过程,还是完成后的回顾,给人的感觉都非常好。
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和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