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我们都如于连般地活着,似是而非

我们都如于连般地活着,似是而非

作者: 临叙 | 来源:发表于2018-10-05 16:22 被阅读5次

    谈及西方文学名著,司汤达所著的《红与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开的作品。《红与黑》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开创了心理描写的流派先河,更是在于它将十九世纪“拿破仑后时代”的法国社会——从王室贵族、官僚乡绅到普通平民、底层民众的生活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全景式描述,同时期的政治动荡、阶级矛盾乃至基于二者之上滋生在社会之中、逐渐发酵并且渐呈爆发之势的冲突情绪,都可以在文字中略窥一二。当然,书中主人公“于连”以及他个人的经历也是牵动读者人文关注的焦点,以至于在近二百年后的今天,“于连式悲剧”总是能够在人们心中,成功唤起潜伏在心底的情感起伏与真实触动。

    (一)拿破仑与法兰西

    《红与黑》又名《一八三零年纪实》,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一八三零年,这一年恰好是短暂而辉煌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之后,复辟的波旁王朝焉覆未覆、七月王朝即将登上法国历史舞台的交际之年,局势纷繁复杂、社会动荡不堪。

    不知道挣扎在混乱和焦灼泥淖中的人们,在夜深人静或是茶余饭后的静谧里,是否会想起那个出生在科西嘉岛上、身材不高、却给法国带来深远影响的波拿巴?是否会深深怀念那个曾经闪耀欧洲但很快逝去、独属于他们一代人的黄金时代?

    回忆对于年长之人许是甜蜜,但对于年轻人却是沉重的枷锁,尤其是在现实无望、只能依赖回忆的毒品以获取短暂的快感之时,回忆变得浓稠而刺痛。在成千上万的普通法国年轻人当中,于连仅仅是其中的一个。

    他们自小在帝国的传闻中长大,有幸接受良好的科学教育,见证时代的风云变幻,渴望成名与建功业,却不无可避免受限于与生俱来的出身和阶级壁垒。

    无论褒贬,拿破仑始终是他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拿破仑的战马与佩剑,成为了他们的梦想具象,在一片混沌麻木中,划开一道缺口,倾泻一腔热血。

    1805至1815,短暂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于欧洲大陆的黄金十年。经历了大革命的洗礼,雅各宾派的激进,热月政变的动荡之后,拿破仑终是走上了改变法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舞台中央。只不过,装饰舞台背景的不再是鲜花和帷幕,而是战火与权杖。

    雾月里炸毁督政府大门的炮火轰鸣,北非路上的行军征程,闪耀皇冠宝石顶端的璀璨光芒,提尔西特涅曼河边的谈笑风云,七次反法联盟,唏嘘的离世方式……在拿破仑有限的一生里,揉进了无限多岁月赠与的传奇和特例,在他身后回馈给法国和世界的,有仰望,有憎恶,有唏嘘,还有无尽的争议。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拿破仑的出现给大革命后的法国开出了一剂强力镇静剂,使得法国社会从整体性的结构失衡中迅速修复,向着欧陆强国方向有机生长。

    这种生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对英国的回击。除却自身内部积累的阶级矛盾之外,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本的冲击不无关联。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完成国内市场的整合之后,把目光移向了不列颠岛以外,英吉利海峡一隔的法国首当其冲。在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冲击下,法国农民与小手工业者纷纷破产,纷纷涌向城市,加速了社会矛盾激化,点燃了革命引线。如果说资本全球化的源头在英国,那么世界多极化的起点则是在法国,而书写这个英雄神话的人正是拿破仑。是他,在面对资本中心的挤压侵略之时,果断站出向世界秩序回以坚定的反击。

    二是内部对阶级秩序的溶解。拿破仑的出身和晋升经历为法国历史发展开启了另一扇大门。在用暴力打碎王室统治和庄园经济、向社会释放更多资源和自由人的同时,他也为普通出身、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以及成长的机会,给法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无数像于连一般的年轻人来说,是拿破仑带给了他们希望,只是拿破仑之后,只剩希望。

    (二)女子的爱情英雄梦

    每一部优秀的作品,文学也好,影像也好,爱情永远不可或缺。《红与黑》也不例外。

    如果说钱老用一曲《围城》道尽婚姻百态,那么张爱玲女士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则是成年情事的百转千肠,情切切,意绵绵,肠儿万缕,缠绕在心结。

    雷纳尔夫人与马蒂尔德小姐,装点少年情爱风景的两朵娇艳花朵,纯洁的月光白,炽热的火焰红,温柔似水,热烈如光,一个用无限的包容赠与少年以温柔、以悲悯,另一个则用张扬到极致的激情帮助少年消化草芥生活里的卑微与不甘,直至被现实的残酷彻底吞噬……

    年龄对于女子来说不仅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一种岁月的馈赠。少女如挺立在枝头盛放的花,而成年之后为人妻母的女子,更加偏于松木的苍翠与淡定。从娇俏到平和,从锋芒到从容,从灵动奔涌的溪流到沉静无声的海,事变沧桑,人情冷暖,心中却仍有信念矗立。谁说,女子没有英雄梦想?

    爱情是一场梦,一场始料不及的梦。开始不在预料,结束亦难预料。在爱情这场荒诞梦中,天生柔弱的女子,往往比男子表现的更加勇敢、更加不顾一切。

    很难用量化的标准去衡量谁对于连的爱更深,二者不过是方式上的不同——一个深邃,一个浓烈;一个平淡温柔,润物无声,一个泣曳神摇,动地惊天。

    区分二人爱情观的真正分野,是爱情对象的选取与期待。

    对雷纳尔夫人来说,遇见于连时,她已有自己的家庭,丈夫是小镇镇长,养育的三个孩子乖巧可爱,生活虽不完美,倒也安逸顺遂。于连的出现打破了封存的宁静,当爱情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席卷而来时,她夹在道德和宗教的拷问中间苦苦挣扎,不得安生。她比于连年长,且比于连更加成熟,所以她对于连的爱情,更像是对待孩子一般的呵护与纵容,教会他本领,陪伴他快快成长。她不会逼迫他,亦不需要过多的温言软语,因为她知道,爱情的真谛原本就是淡如水,细长流。

    松木沧桑,不问风雨。雷纳尔夫人的爱是含着晕的光,柔和却不耀眼。即便是最后的为爱而终,也如林间落叶,静谧而无喧嚣。

    马蒂尔德小姐理应有孤傲的资本。高贵的出身,优渥的家庭环境,聪明的头脑,良好的学识,不俗的外表,优势的基础条件让她在与众不同的路上走得自信而有底气。她与于连的纠缠是全书内容的一大亮点,时而好奇,时而轻视,时而疏远,时而亲密,时而骄傲,时而卑微……她正年轻,尚未学会柔顺,她的一切情感总是肆意伸展,无所拘束。她盛装不下于连的落寞与纠结,亦收获不了于连的信任与依赖,因为她早已习惯生活在高处,她的目光向上定格,她的双足向上奔跑,连同她的梦想,也向上生长。她曾试图带于连一起拥抱天空,行走云间,却没有预料到从大地被拔起撕扯的于连,是那么的疼,那么的绝望,以至彻底丧失生存下去的勇气。

    马蒂尔德对于连的爱,更像是一场与爱情本身的爱。爱情之外不过是符号种种,决然得彻底,却也纯粹得震撼。

    盛夏光年,花开正艳。当结尾处马蒂尔德一身黑衣手捧于连的头颅走向密林深处时,两代马蒂尔德的背影竟意外重合,让人难以分辨。

    (三)此去经年,何以“于连”

    《红与黑》的魅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于连的魅力。

    和一般小说不同的是,作为故事叙事主体的于连,不仅不完美,其行为本身也颇具争议。

    他出身卑微,鲜被家人关爱,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他的孤独与敏感,同时他又是拿破仑神话的忠实追随者,渴望成名,对权力和地位有着非凡的迷恋,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在爱情上,他不是纯粹的感性主义者,也没有做到从一而终。他的爱情是让位于权杖的,偶然收获的爱情花朵不过是英雄皇冠上的浮华点缀,即便有几分真实欢喜,也是可有可无,未及以前途相抵抗。

    一面是现实、市侩、敏感、孤傲、狂妄,一面是真实、率直、勇敢、良善、倔强,当两面的矛盾以合适的比例混合、奇迹般的凝结在一人身上时,在于连和我们中间,跨越文字和时光的距离,竟产生了意料之外的共鸣,以及深深的思考。

    红与黑。烈焰般的红与空洞状的黑。

    一边燃烧一切,一边吞噬一切。

    一边热情似火,一边不见天日。

    一边为着理想狂奔,一边慢慢失去自我。

    当往昔的年少轻狂逐渐褪色成黑白记忆,当鲜活的残酷烙印在身写满风霜故事,夹在理想与现实中间举步维艰的你我,透过于连眼神里最后的倔强,是否看到芸芸众生中正在努力活着的自己?

    每一个少年都曾有过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梦想,江湖儿女,不拘一格,上天入地,奔走在莽莽大地,翱翔于朗朗晴空,吃最大块的肉,喝最浓烈的酒,谈一次轰烈的情,唱一首畅快的曲,从拂晓到星空,坦荡做人,痛快做事。

    可是,在梦想表层的虚幻逐渐剥落随潮水退去之后,现实的沙滩上满是生活的赤裸真实,无路可退。

    终于,几番风雨几度浮沉,曾经的少年尽管心有不甘,却不得不承认,梦想于普通人而言不过是摆在精致橱窗里的奢侈品,可观赏而难以谈及拥有。

    少年自己,亦不过是活在这个星球上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个,过着与千千万万普通人相似的平凡生活,挣扎于一样的琐碎鸡毛,又不得不做着与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的努力,从天明到日落,为面包为住所,无一幸免。

    偶尔,只是偶尔,会在抬头的片刻,留恋起浮游天边的一抹月色,以及,心中未死的欲望。

    (四)不差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下那句著名的“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好的时代”时,正值法国大革命风暴的狂乱席卷;恰巧,于连的所有愤恨和求而不得,发生在大革命后的震荡余波中,并最终在1830年集中爆发。

    在千万的法国青年中央,于连不是特例,于连仅仅是大法国时代背景下、普通年轻人渴望凭借自身努力向社会更高层级打拼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个缩影,我们得以在今日碰触流淌在昔日少年心中的溪流,或愤怒、或无奈、或迷茫、或绝望。

    时间是一条向前无回的路,历史不过是沿着这条路上滚动的车轮,行乎止乎,常常囿于客观路况。同样,任何一种社会进程,任何一个群体命运,如果离开时代的特定框架,也就无从理性谈论。

    很多人喜爱于连这个角色,是因为在于连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生活里的真实,尝到了真实里的苦涩。

    我们站在2018年的金色秋阳里,遥看1830年为理想苦苦挣扎的法国青年于连。仿若投影在同一幕布上的两段影像,悄然重叠,热泪盈眶。

    我们如于连般地活着,可我们终究不是于连。

    今日的中国,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亦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我们有独属于自己的故事,亦有独属于自己的光芒。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一个不差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尽管很多人并不自知。她和平而奋起,她蓬勃而坚定。虽然中间不乏问题与黑暗,但也只是阳光下的一小片阴影,头顶总有希望照耀。

    木无根则枯,民无国则贱,犹太民族的千年流亡之徙仍于眼前浮现。我始终坚信,个人命运是和国家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没有国家的安定繁荣,个人的成败也就失去了依托。尤其在当下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个人命运与时代共运从未如此唇齿相依,如此休戚与共。

    每一个个人英雄主义,都是站立在国家的命运之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都如于连般地活着,似是而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uq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