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三个阶段的体验
• 断舍离 扔扔扔
• 自己要啥心里没点b数么 郑先生都知道
• 需求转移从物质到体验
第一阶段最易上手,断舍离轻装上阵。我自己扔不扔的标准是酱紫:
$items = get-all
Foreach ($item in $items)
{
If ($item =不可替代工具 && 处理低频率发生但棘手事件 )
{
不扔
Continue;
}
If (item = 意义重大)
{
不扔
Continue;
}
If (item 两年内未被使用)
{
扔
Continue;
}
If (item =频繁使用&& (需要更换 or 有重复功能替代品) )
{
扔
}
}
第一阶段,对每样东西的选择是对自己需求的一次新的认识。
一轮断舍离之后进入第二阶段,开始了解自己真正需求和生活习惯。我不爱做饭,之前买了好多烹饪用具,过去两年一次没用过。周末不出去的话主要煮火锅和做意面。炊具只留一个平底锅和一个奶锅外加电压力锅(偶尔蒸个螃蟹,拓展功能还是要留点余地)。如果生活习惯不变,我不会添置任何炊具,除非某神器可以替代所有。
东西少,需求不多,时间多了。想想过往让自己最开心的事情是啥,把时间花在让自己高兴的事情上。学一个新运动,计划一次旅行,看一个系列的纪录片,完成一个视频小项目,创作完成一枚印章。这就是第三阶段。
每个阶段都在循环里,我们就是一直在变化,一直在认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