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刘恩樵老师学习创新语文教学设计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在理论与实践
中也思考了一些对语文课教学设计需要注重的问题,近日也听取了不少本区域内
的公开课、优质课、常态课,也对刘老师所倡导的创新语文教学的根基有了一些
新的认识。那就是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回归课堂,紧紧围绕语文的核心
素养,在创造性的落实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运用各种评价手段测评学习任
务的达成情况。紧扣课标的学段指导要求,明确落实每个学段的语用训练,注重
学科实践带领学生在文字里穿梭徜徉,引导学生在学中习得,在练中习得,在练
中习得,在用中习得。下面以本区张巍巍老师的《月光曲》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
具体阐述。
创新教学设计要注重驱动引领任务明确
本课例从“情——境——思”三个板块出发,围绕“我们如何用语言文字来
表述艺术形式”这一主任务展开探究学习。从“月光曲是如何谱就的”这一任务
分支出发。
活动一:带领学生揣摩贝多芬的听到琴声和兄妹对话心理,体会贝多芬听到
贫民区的琴声的欣喜之情以及看到盲女孩对音乐的热爱的悲悯之情。
活动二:师生分角色朗读兄妹窗前对话,细品味“我不过是说说罢了”,体
会妹妹对音乐的热爱,又不想让贫困的哥哥操心的情感。以及贝多芬听完兄妹对
话的心情。
活动三:师生对比读“盲女孩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的说:“弹的多
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一和“……您是贝多芬先生吗?”
结尾语气词的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更能体会出盲女孩对贝多芬音乐的熟识以
及贝多芬到来的惊喜的心情。
以上便是《月光曲》谱就的情的因素。接下来通过活动四,引导学生分析第八段
可否删除?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银纱,显得格
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兄妹二人欣赏这月光没有创作出月光曲。
明确:音乐的创作源自于灵感和天赋
活动五:听读第九段画出写月光曲的句子。思考:写月光曲的画面是用什么方式
呈现的?
明确:音乐的创作要融入想象和联想,这就如同文本的创作一样。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
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
来……”
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分析每层的语言特点,听音乐辨片段,三人接力配乐
读。此活动环节带领学生在文本和音乐里来回穿梭,进一步理解文本创作和音乐
创作的共同之处都离不开情境的交融。
分任务之二思维升级:
问题1:贝多芬在弹琴时会想到什么?补充背景资料,请同学们一句话概括贝多
芬的所思所想。
问题2:贝多芬为什么会给盲女孩弹琴?知音难求德艺双新
问题3:寻找第一自然段被忽视的两个字——“传说”,既然是“传说”本文为
啥被选入初中课本。
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本节课的所学,在一步步的引导
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梳理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
能力,更能够检测本节课学习任务的达成水平。
余映潮老师说:“创新课堂就是要减少阅读教学中品析课文的时间,腾出时
间进行语言学用的教学。”本节课的课程设置有着清晰的板块区域,主问题清晰
明了,每个活动环节都紧扣主问题,避免碎问碎答,每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有参
与表达的欲望,问题层层深入,活动环环相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实
践活动中来,并将所学的语言知识点得以拓展和训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