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也叫李悝,战国初期在魏文侯的魏国任职。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把魏国一度提升到战国七雄初期的佼佼者,关键就是魏文侯摈弃以血统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而是任人唯贤,笼络来了很多的人才,如田子方、段木,以及吴起、乐羊,也包括李克这个人。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为了树立魏文侯这个合格君王,从各个角度来说明他如何礼贤下士,不拘一格收罗各种人才,还把他们安置到合适的位置上,让魏国国力大增,群雄都不敢小视。
其中有一段讲到魏文侯为了选拔宰相,在魏成和翟璜二人之间犹豫不决,于是就去问李克。
李克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魏文侯一看李克摆上了普,就说——先生,别在推脱了!作为儒家文化的李克,一看君王都降尊求教,也就说出了一个选人五法——没有直接说,也是害怕得罪人。
另外,也给魏文侯一个台阶——这都是君王您英明,早就有了判断,只不过是证明一下您的判断而已——这个马屁拍的真是到位。
那李克的识人五法到底是什么呢?
李克说: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贫则视其所不取。
这个“识人五法”,也是司马光刻意推崇的,也是符合儒家“士”标准的,既使现在,也是很有道理的。
居视其所亲——看他的朋友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富视其所与——看他钱花在什么地方,是消享受现在还是投资未来。
达视其所举——看他在高位的时候,会推荐提拔什么样的人,是为了自己进阶,还是为了事业发展。
穷视其所不为——看他穷途末路的时候,是不是守得住做人的底线。
贫视其所不取——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看他是否能屈能伸,不取不该得的钱。
这与孟子说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几乎一个路数——占据道德制高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