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理逻辑思维中0是一个不确定的数,介于正数与负数之间,在坐标系中,它就是原点,在二维平面坐标系(X,y)中,当X=0与y=0时,就是(0,0),这时数处于原点,当然,在一维时就是(0),在三维时就是(X,y,Z)=(0,0,0),故从主体的对象物角度,“无"就是天(乾)地(坤)之始,天(乾)又有天时,即时间,地(坤)又有地利,即空间之意,有名(概念)的产生也是主体意识的产生,故时空与主体,物质运动与主观意识之间的互动性与对立统一性就体现出来了。
把物质对象作为正数整体时,以1→2→4→8........的二进制微分为八卦为例。坤三爻皆阴,阴在数为0,以二进制之数示之为(0+0+0),又可以说它是“无”,当阴的“无”达到了“极”时,阳的“有"就产生了,阳的“有"达到了“极点”就是顶了天,天就是乾,乾三爻皆阳,以数示之为((1+2+4)=7,表示为量变之极。反之,也可以用负数的阴为“有”,这时,这个坤就是(-1-2-4)=-7,正负(反)相合就是7(乾)-7(坤)=0(道),这个就是以数理逻辑来分析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底层数理逻辑了,正反物质相遇会湮灭,在正物质世界,正电荷的质子与负电荷的电子相遇会形成一个中和不带电荷的原(粒)子。
用十进制,坤还是0,乾为7=1+2+4,即下爻为1,中爻为2,上爻为4,故1+2+4=7,而在微分为八卦时从0(坤)→7(乾)就是从始到终,这个就是十进制的顺位,以坤O为始,以乾为终,坤就是有名(概念与数)产生的首位,即产生的根源,类似于母亲。
故老子在《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