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21世纪资本论》,脑海中不知为何又想到了巨人马克思那部经典《资本论》。在1867年,《资本论》在德国汉堡出版,搅动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引起了许多历史事件。与之相比,现今的《21世纪资本论》在历史地位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认知和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对这部巨著做出评价。我只能以自己浅显的理解来谈一谈《21世纪资本论》。
无论是《资本论》还是《21世纪资本论》,它们都探讨了劳动者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这是两部经济著作的共同点。
在书中,托马斯表示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劳资关系,本质上没有不同,不存在改变。他指出,劳动者多劳未必有多酬,而且劳动成果大部分都落入资本方手中,劳动者获得的利益微乎其微。财富分配的情况也是如此。
托马斯的观点似乎没有跳出马克思的思想范畴。不过,托马斯认为自己所表达的种种观点应当比马克思研究的更加深刻。在书中,托马斯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情绪,但在我看来,这或许只是文人相轻的表现。
这是题外话,言归正传。托马斯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欧美国家的西方社会。即便是今天,我们不断革新自身,努力追赶,但难以否认西方世界的富足程度仍然高于我们许多。
十多年前,我曾在海外居住过一段时间,当时西方社会的富足程度让我颇感惊讶。不论贫富,在那里人都能开上车、吃上面包和喝上牛奶,似乎真的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
然而,现在看来,这些可能只是显露的假象。按照托马斯的说法,从18世纪开始,西方社会的财富分配比例从未改变。
财富阶层就像金字塔一样稳固,少数人掌握了50%以上的财富。这些人中的不到10%占据了25%的财富,剩下的则留给其他人分享。这些人就是许多人渴望成为的中产阶级。
当这群人分走了大部分的财富后,普通人才有机会分享剩下的财富。在经济繁荣的时期,这种格局并不会引起什么问题,但是一旦经济出现问题,各种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历史也证明了一切。
面对财富分配问题,普通人很难有什么话语权,而极富群体则并不会感到烦恼。真正感到困扰的应该是中产阶级。
一旦经济问题爆发,中产阶级可能面临返贫的尴尬。此外,他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自己创造的财富传承给下一代,这是一个不断需要思考的议题。
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继承式资本主义”在托马斯的书中应运而生。或许在另一章节中,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这个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