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静思录(十一)何为“修行”?如何“修行”?

静思录(十一)何为“修行”?如何“修行”?

作者: 历宁 | 来源:发表于2020-09-07 06:55 被阅读0次

知行合一【李兆伟】:

修行感悟(五)

周卫英:

每天写感悟很好,但是应该多写一些,把思路打开,尽情地写。多写就是多思考,勤写就是勤思考。离开“勤”和“多”,智慧是出不来的。

结合儒释道经典中圣人的来思考。

如果只是凭自己想到的一点感悟,是没有什么深度和价值的。这种闭门造车,与大智慧没有关系。

独立思考必须建立在学习圣贤哲人智慧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依然是故步自封,钻牛角尖,钻死胡同,原地踏步。

周卫英:

离开儒释道经典的指引,就不是修行。

没有老师,没有理论和方法,“盲修瞎练”,是没有效果的。

知行合一【李兆伟】:

@周卫英多谢老师提醒教诲!

周卫英:

“自我”是靠不住的,一定要相信圣人。靠自己的头脑去悟,等于还是活在偏见之中,活在枷锁和牢笼之中。

智慧是在自我消失之后出现的,是心灵的功能,不是头脑的功能。

周卫英:

有没有真正修行,修行路子对不对,听你的语言,读你的文字,马上就能知道。

周卫英:

修行人使用的字词和没有修行的人就不一样。内行和外行使用的词汇不同。

比如真正的修行人说“佛法”,而不说“佛学”或者“佛教”。说“佛学”,说明这个人懂一点佛法理论,但是没有实践。

说“佛教”,说明这个人把佛法当成迷信,根本就不相信,也说明他不懂真正的佛法。

周卫英:

你相信一个人,就会觉得他说的话总是有道理的。你善于反思,就会发现别人说的问题自己都有。

再正确的话,只对相信的人起作用。再好的老师,都不如自我反省重要。

任何说法都是有道理的,当然也有局限和不足。有智慧的人不会拒绝不同思想,而是广泛虚心学习。

知识和智慧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智慧,常常是因为我们的知识不够丰富和全面。

肯反省,肯改过就是智慧。所以有智慧的人时时打扫内心,智慧天天增长。

不愿意反省改过就是愚昧。由于愚昧的人不知道自己愚昧,反而自以为聪明,所以他的愚昧也与日俱增。

相关文章

  • 静思录(十一)何为“修行”?如何“修行”?

    知行合一【李兆伟】: 修行感悟(五) 周卫英: 每天写感悟很好,但是应该多写一些,把思路打开,尽情地写。多写就是多...

  • 修行即是修心

    经历了太多,遇到了太多,自己做错了也很 多,一直说自己是一个修行人,可何为修行? 夜静思: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

  • ~鼎然~金刚藏群2017-12-16晚

    群中出现盗法者卷走法供养事件 众一片哗然 事毕 师开示:何为修行?境来心如何安止即是修行。 何为修行?妄动的心如何...

  • 人生不过一场修行(1)

    说修行,道修行,何为修行?要修得什么? 修行乃修心,吃饭是修行,睡觉也是修行。不必参禅,不颂经,心定方是真修行。 ...

  • 每日一书|《王阳明:人生即修行》(Day13)

    【书籍名称】《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阅读目标】 1.为什么“人生即修行”? 2.何为“致良知”?如何做到? 3....

  • 2022-10-21

    修行先修心,渡人先渡己。我所做为的是我的心,别人如何为的也是他自己。各自修行吧。

  • 何为修行

    修行,常听也常说,恍惚中总以为是一种刻意的生活方式,最近几天关注到这个词,究一下 必应网典的解释:修行是一个过程,...

  • 何为修行

    古语有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本意改造也。正心明道修身为圣贤,孔子的思想受老子影响甚深,六欲不生,三毒消灭的真...

  • 何为修行

    身如舟兮心是楫,漫漫海中破浪行。 身是三军。 心是将帅。 无三军,则将帅无所用,任如何风华绝代,也只能临风空惆怅。...

  • 何为修行

    修行不是为了避开所有不如意的事情,而是在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你是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比如:害怕恐惧、焦虑不安、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思录(十一)何为“修行”?如何“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fk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