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想法
这三个历史“伟大人物”,原来都是谎言

这三个历史“伟大人物”,原来都是谎言

作者: 西安吴墨 | 来源:发表于2018-01-11 14:17 被阅读0次

      如果从小脑子里被灌输而且记忆深刻的某些历史知识,突然某天说那些都是瞎掰胡扯子虚乌有,都是逗你玩儿的杜撰编造都是假的都是谎言,面对突如其来彻底颠覆式的新说辞无疑似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激发的剧烈反应,大脑一时难以适应和反应。

      反应和感受会是如何呢?是压根不信、半信半疑、将信将疑,还是完全相信?

      愚以为,信与不信要看这信息从何而来,是谁说的,当然最关键是是真是伪。现在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谣言不少,判别真伪除了自身经历的事儿外只能以常识逻辑和官方权威机构发布的消息为准。

      什么事儿能值得这么严肃地说,而且说得这般郑重其事一本正经?

      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看到一篇题为《新版历史教科书删去了哪些所谓的历史人物?》文章,说“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是近代史的一个重大变动。那么中国古代史有什么变动?删除了哪些所谓的历史人物呢?”

      该文接着说:

      1、神医扁鹊

      神医扁鹊的故事在民间早有流传,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也郑重其事的把一些神医扁鹊的神话故事写入教科书。

      《史记》中有扁鹊传,记载了三则医案,在时间上是很可疑的。扁鹊不可能既医治过赵简子,又医治过虢国太子,齐国或者田齐也没有什么“桓侯”可供扁鹊去见。如果承认《史记》中所载扁鹊事迹的真实性,那么,扁鹊死时候差不多已经两百岁了。

      历史上说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史记》原文记载,扁鹊的高超医术,依赖的不是“望色诊病”,而是神人“长桑君”传授的透视术——长桑君给了扁鹊一种神药,扁鹊饮后三十日,“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双眼可以穿透人体见到五脏六腑。扁鹊遂以此技能行医,“特以诊脉为名耳”——对外用“诊脉”作幌子掩饰自己的特异功能。在治疗虢太子时,扁鹊还说过这样一番话:“越人(秦越人,即扁鹊)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我扁鹊诊病,是不切脉、不望色、不听声、不写形的。

      可见对扁鹊的历史记载本身就自相矛盾。而且把扁鹊写的太神乎其神,甚至双眼可以穿透人体见到五脏六腑。这么大的漏洞,几千年的文明史,竟无人看出。只到现在,经有良知的历史学家呼吁,才将扁鹊从历史教科书中删除。

      2、爱国者屈原

      关于爱国者屈原的故事流传更广,现在的端午节就说是为纪念投江的屈原。近代话剧、电影等更是把爱国者屈原的形象达到家喻户晓。

      很多人没想到,这个爱国者屈原的形象也是历史上虚构的。

      关于爱国者屈原记载出自《史记》,现存先秦典籍中,完全找不到“屈原”的名字。要知道诸子百家,当时有名气的人物,在先秦留下的典籍中应该有记载,但从没人提出过屈原之名。严谨的历史学家,孤本是不能做证据的,就如所谓扬州十日,革命党称在日本发现,但其他任何历史书籍没有佐证。所谓的扬州十日一书也无传承记录,本身记载自相矛盾。目前考古也没有发现能证明扬州十日存在的线索,不但没有万人坑,连十人坑也没有。所以自然应判断为虚假。

      自晚清以来,廖平、胡适等诸多学者对《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持怀疑态度,认为《离骚》的作者未必是“屈原”;“屈原”未必存在。现在历史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屈原为虚构的历史人物。

      3、发明地动仪的张衡

      迄今为止,多位学者们依据多种原理“复原”出了多种地动仪,无一能够实现《后汉书》中说的测定“震之所在”。事实已经证明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没有任何作用,更无科学价值。

      为避免这种历史笑话误导学生,教育部早在2010年暂时删除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张衡和地动仪的内容。2017年的统编本中,彻底删除张衡和地动仪。

      该文还涉及了一些其它问题,笔者重点关注的是这三个被删去的人物。

      这篇文章署名是“作者富察春兵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

      为求证这一震撼性消息真实性之真伪,笔者又在网上搜索,百度至少有20页相关内容,360也有好几页,在360个人图书馆中也有此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18/11/10096_714153056.shtml)。360作为一个官方认可的大型网络平台,像这么重大的事件若无真凭实据,料它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传播这么重要的谣言,如若证实散播这么大的谣言那是要被追究责任甚至被清茶约谈的。因而,它的官方网站上的东西愚觉得还是可信的。

      问题来了,设若此文真实无误,那千百年来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祖祖辈辈的中国人都被耍了、涮了、愚弄了、欺骗了?这些谎言的始作俑者又是谁?目的何在?为什么千百年来这些个骗局戳不破?就是此时此刻,现行各类词典里,百度、360词条里,公开发行的各种书刊里,各类文艺作品里,扁鹊、屈原、张恒三人依然健在,且傲然挺立熠熠生辉。这三人对中国人影响太深太大了,曾经是国人引以为豪的象征性标志人物中的几位,也是令中国人骄傲的雄厚资本之一部分,这咋能说假就假了?那身上绑着石头跳到汨罗江丽自尽的英勇壮烈的故事咋能是瞎编乱编造的?按时间推算离今天最近的张衡(生卒78年-139年)也有近乎2000年了,也就是说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处于被蒙蔽被欺骗状态,被欺骗了一代又一代一茬儿又一茬儿。世上2000年不被戳破的谎言实属罕见,这个谎言能近2000年不被揭穿戳破,不说空前绝后最起码也是亘古鲜见吧?

      缘何致此呢?上述引文中对屈原有“自晚清以来,廖平、胡适等诸多学者对《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持怀疑态度,认为《离骚》的作者未必是‘屈原’;‘屈原’未必存在。现在历史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屈原为虚构的历史人物。”的说道,从文字上看愚理解就是晚清以前尚无人提出过质疑;而扁鹊、张衡二人仿佛从未有人质疑过其光辉形象的真伪。为什么就没一个质疑较真儿的呢?

      真是天大的笑话!近乎2000年是多少代人?就是按25年一代人,近2000年也得80代人,而这80代人对这些假话谎言却毕恭毕敬一本正经地学习、赞颂、铭记于心,还要作为历史知识来考试,答错一点还要被扣分甚至科举不中或大学不取……更要命的是还要以此作为光辉典范来自豪来骄傲,还要世代相传和教育后人。这是啥精神?千百万人甚至万万人恭恭敬敬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把谎言当真事儿来记忆、来赞颂,假人假事儿越做越真实,越做越神圣,到最后达到以假乱真假的比真的还要真的境界和地步。这几位也逐渐从凡夫俗子平平反凡渐渐伟大光辉起来,成了万万人崇拜的民族大英雄。所以称他三位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并不为过。不仅如此,每年的端午节都必须和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联系在一起,要把他美美地歌颂一大通。也正是这个屈原的“伟大”,有人不吝笔墨为它编织出不少动人的传说和英勇的爱国故事。一个子虚乌有人为制造的屈原被2000多年奉为高大上,荒唐不?滑稽不?可悲不?

      再说确有其人没有其事的扁鹊和张衡。

      说起中国的中医当说不能不提扁鹊,几千年来他被喻为神医,官府百姓们几乎人人相信。他真的有那么神吗?如若属实,“扁鹊死时候差不多已经两百岁了”。在医疗水平底下的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有可能吗?设若他真的活到近200岁,那就不是人了,不是神仙就是妖怪。善良的人们只是逢庙烧香见佛磕头,可是哪里知道那尊佛根本就是假的,压根就不是那回事儿,天下原本就没有神医。“双眼可以穿透人体见到五脏六腑。这么大的漏洞,几千年的文明史,竟无人看出。只到现在,经有良知的历史学家呼吁,才将扁鹊从历史教科书中删除。”呜呼!可悲哪!

      上中学时,历史课上讲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觉着挺自豪的,中国那么早就能探测地震了。1976年发生唐山大地震,当时愚就想20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张衡就研制出来探测地震的地动仪,今天的科技这么发达新的探测仪器不断问世,缘何就做不到提前预测呢?今日知晓,今天的探测设备还是不能完全准确震前探测地震,那古老的木制地动仪更是给中国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事实已经证明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没有任何作用,更无科学价值。为避免这种历史笑话误导学生,教育部早在2010年暂时删除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张衡和地动仪的内容。2017年的统编本中,彻底删除张衡和地动仪。”这话,听完啥滋味?被愚弄被欺骗了2000多年才醒,其中苦涩只能中国人慢慢品味了。

      有点奇怪了:教育部2010年就暂时删除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张衡和地动仪的内容,为何宣传张衡的有关词条书刊等至今仍然不与时俱进呢?这次教材中删除扁鹊、屈原,官媒为何没有大张旗鼓地反复宣传呢?

      细细品咂教科书删去这几位“伟大人物”的事儿,似乎有一种众人哭错坟头的耻辱感。不过还好,始作俑者无从追究了,当初造假者的目的无非是编造神话谎言欺骗世人从而达到他们的个人目的。这和在政治上造神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但在今天能发现谬误纠正谬误,委实可喜可贺应当大加赞赏。虽然比起被愚弄的2000年它姗姗来迟,但毕竟今天是拨乱反正止住了谎言继续蔓延,让我们和孩子们不再受其毒害,还事情一个本来面目,让求真求实求准求精的态度和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这次教科书吧这三个“伟大人物”踢出去,实乃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事!

      2018.01.11.14:0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三个历史“伟大人物”,原来都是谎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gz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