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要到了,除了泛着夏天的清爽,还有毕业季的味道。
大概现在,20多岁的少男少女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甜蜜,小鹿般欣喜的期待着吧。
如果问我毕业什么感受,除了感慨时间过得好快,就是觉得自己更像个“学生”。
刚毕业时的我,对未来的期许是模糊的。一年后的我,对未来的想法,虽然不能称之为具体,但已经有了明确方向。
简言之,以前只是单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现在是学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充满好奇心 不断学习
这个道理其实所有人都懂,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也很清楚get新知识、获得技能包的重要性,但为什么多数人无法静下心来,真正的做到呢?
要是提问这个问题,相信可以给自己罗列无数个理由。
但如果细心一点儿,会发现那些很厉害的人,都是不断在学习,丰盈自己。他们看起来永远精力旺盛、求知欲满满,如果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会发现你对他们的认识太浅显了,你听过的名词,他们可以给你说个一二三,你想要了解的领域,在他们嘴里也能接上话。
学习充电,不仅仅体现在工作能力上,往小了说,在你发现和其他人“尬聊”的时候,大多数的冷场,是因为没有共同话题,俩人认知偏差过大,聊不下去。
现在的学习环境和之前比好太多了,只要你有心想要学习,在哪里都可以,而不是一边艳羡着别人优秀,一边自暴自弃。
有勇气敢试错 不怕重新来过
进入职场社会之后发现,跳槽其实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你的朋友,你的前同事,大家聚在一起聊的话题,排序大致为:工作、生活、感情,要知道还在学校的时候,聊得往往是个人玩乐和感情居多。
前一阵和好朋友桢桢见面,俩人聊了很久,关于工作,关于未来计划,最后才是聊到情感问题。没办法,因为现在的我们几乎是工作占据所有时间。
现在的我们,不敢轻易离职、不敢随时跳槽,但随时都在观望着,能不能加薪?现公司的发展空间?新公司的摸底情况?
反过来想,现在的我们如果一开始不多做些选择,那日后便是更难选择的境地了。
现在的试错成本相对未来来说更小一点,因为未来自己身上的担子会更重,生活会更压迫。
很多事情,也一样的道理,现在不做,日后会后悔,我是个很怕后悔的人。
想到了就去做,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怕什么。
要独立思考 不人云亦云
现在信息接受和摄入相当广泛,但多数信息都是一些“不太有用”来消耗你精力的。
并不是否定现在的社交娱乐软件,而是这些app做的太好了,太棒了,好到让人无法主动思考,只能被动接受。
这样就演变成:他们过多的占用你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你留给自己思考的时候不多。
当你回家打开抖音的时候,轻轻松松刷一两个小时,但你摄取的信息,远不如静下心来看二十分钟的新闻和书籍得来的多。
人们自我展现的渠道越来越多,大V们也竞相而出,但个人相执一言,你无从辨别,仅凭个人喜好来选择吗?
断然不是,你要做的是独立思考,自己把事情给弄明白是怎样一个逻辑,而不是随波逐流的跟着跑。
沟通很重要 学会“说人话”
人是群居生活的动物,无论你深处哪个环境,都会有人存在,定然避不开交流和沟通。
但遇见过很多人喜欢给自己贴上“不爱和人聊天” 的标签,在他们眼中,沟通变成了一件很抵触和抗拒的事情,不自觉的会避开。
这些人往往在公众场合极少说话,在提出诉求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比较“乱”,在自我表达上面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说人话”其实是一件挺难做好的事,朋友之间的普通聊天多是散漫的形式,但碰到没有重点的表达,多少会让人有些心烦,加上手上刚好有事要忙,哪怕这个朋友关系不错,但仍会有点儿想结束这段对话。
在之前的认知里,我一直认为,沟通是把自己想表达的事情完整的说出来,可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样。
沟通是让另一方听懂你想表达的东西,所以你说的话,能不能让对方理解很重要。
就像一个做天文学研究的人和你聊天文学专业术语,可能你很感兴趣,但是这些对你来说都是无用的,因为你不懂,也理解不了,所以这是一次失败的沟通。
自我管理 成为自己的中心
从学校到社会环境的转变,会让人的中心有所偏移,但无论如何,人最应该关注的是自己。
毕业之后,发现很多人会有变胖的趋势,我也不例外。
一是忙着适应新生活,二是疏于自我管理。
久坐、压力大、外卖好吃、没时间运动,进入职场后,认真的很容易胖起来。
一开始还是可以接受自己变胖一点的,但与之而来的是很多负面情绪:不自信、食物放纵、行动懒散、自我约束力降低。
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开始增加运动、节制饮食、关注体重,中间也会有想懈怠的时候,但忍一忍真的过去了,因为太清楚自己只是在与肥胖妥协了。
当我关注食物的热量,当运动分泌的多巴胺,当体重秤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我开始享受到节制与坚持带给我的乐趣。
现在回头想想减肥和长胖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少吃多动=减肥,多吃少动=长胖。
所谓“道理我都懂,只是不想做”的那些人,我也没招儿。
最后在形象这块,建议男生女生可以多考虑一下公司氛围,来选择合适的衣服穿搭,职场即江湖,希望你不仅可以仗剑走天涯,也可以衣袂飘飘绝世独立。
情感生活 分清三件事
为什么把这个放到最后说呢,因为上面讲的这些都可以用“中立 理性 冷静 客观”的态度解决,但情感不同。
在学的逻辑课,老师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白,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但凡事都可以论对错,唯独感情这回事儿除外。
谈恋爱是:喜不喜欢,合不合适,在不在一起是三件事。
所以碰到情感方面的问题,还是要三思再三思。大家都是成年人,但也都是第一次生而为人,感情的相处是双方共同参与的事情,无论友情还是爱情。
我一直认为好的恋情,是双方共同变成更好的模样。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就相信着远方的ta,正在平行空间里和我一起努力变好。
一段情感关系也需要复盘的,需要思考你在这段关系中收获了什么,还有那些不足,如果下一次开始一段新的恋爱关系,会更有经验知道怎么做。
我一直都相信着爱情,也期待着爱情。
但现在让我描述对未来那个人的期许,我说不上来。但我知道,我想让自己的未来更明确一点,我想学会做一个更好的女朋友,我想成为无论他第一眼心动还是权衡利弊之后,都觉得不错的人。
刚毕业一年的我们,都才刚刚开始新的生活啊,别着急,踏实一点,你想要的生活都会给你,别气馁,都会挺过去的。
祝我们都能变成更好的人。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