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的道理

作者: 肝肝肝肝癌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18:56 被阅读0次

我工作了近十年,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吃过亏走过弯路,回头看看,很多道理早点明白,是可以少走很多路的。我觉得下面的道理是社会人一定要懂的:(点了收藏的朋友,顺手也点个赞呗)。

强烈建议在校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同学看完,后面的二次更新可能真的对你有用。(文章最末尾有推荐个朋友建的职场公、众号,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下哈)。

1.稍微一亲近就口无遮拦的毛病必须改。

2.多把“你听懂了没?”换成“我讲明白了没?”

3.别人给你发消息一定要回,就算不想聊也可以告诉他,哪怕是用表情或者标点来委婉的表达,不回消息不是高冷,是没教养。

4.不要试着用自己的秘密去交换一个朋友。

5.我见过纹身大汉在公交上让座,我也见过穿西服打领带的禽兽拿着公款大吃大喝,这个时代穿的靓丽帅气的不一定就是绅士,打扮的非常暴露的不一定就是婊子,不要以貌取人。

6.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7.别把秘密告诉风,风会吹过整片森林。

8.和谁都别熟的太快,不要以为刚开始话题一致,共同点很多,你们就是相见恨晚的知音。语言很多时候都是假的,一起经历的才是真的。

9.人前不应该说的话,背后也别说。

10.用“谢谢你”代替“谢谢”,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字,但是诚恳很多很多。

11.一个女生在男生堆里受欢迎,说明不了什么,如果在女生堆里玩的开,那是真厉害。

12.一个整天笑嘻嘻的女生永远比一个忧郁的女生来得讨喜。

13.别人在睡觉的时候要懂得安静。

14.不要没经过同意就随便看别人手机。

15.别人拿手机给你看照片的时候,你好好看着就行,不要手贱滑下一张。

16.千万不要去认识你女友的闺蜜,因为她闺蜜不喜欢你,你们会分手,她闺蜜喜欢你,你们还是会分手。

17.有两种人值得信任:二话不说借你钱的人;信守承诺还你钱的人。

18.交浅别言深,情深别刻薄。

19.麦兜说: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

20.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21.大多数人口中的“怎么了”只是满足好奇心,并没有要帮助你的意思。

22.打破别人的喜悦这是一件很没礼貌的事情。你们应该都有体会。

23.在拒绝这件事上,越简单越好,明明是别人需求自己帮忙,解释半天变成自己亏欠了别人的感觉,帮得上,想帮就帮,帮不上,就拒绝。人际交往,简单明了有时最恰当,懂得拒绝,才可以洒脱不纠结。

24.哪怕你遇到高富帅白富美或者王思聪这样的好伙伴,人际关系永恒的定律就是平衡交易。永远别想着靠任何人。

25.别人在跟你说他喜欢的东西时,希望你不要反驳,因为我们都很认真的在说,而你却说我们喜欢的东西有多么不好,你的直白,只是自私。

26.去别人家做客,别人让你看电视的时候,你就该走了;面试时,老板脚一直抖的话,说明对你说的不感兴趣,一旦停下抖动的腿,说明你说的他感兴趣了;你在和别人交谈时,别人一旦深呼吸,那就表示他不想听,正在强压下自己对你的态度。

27.不熟的人别乱开玩笑。熟的人也是。

28.不要在讨厌的人面前露出你讨厌Ta的神情,不要在认识你讨厌的人的人面前说你讨厌的人的坏话。

29.不要对自己关系好的异性朋友下手。

30.女生别和女生太熟,我不知道怎么和你们解释……

31.别对朋友说狠话,恶语最伤人。

32.请对待服务行业人员态度好点。

33.初次见面时要努力记住别人的名字。

34.在最愤怒时忍住最伤对方的那句话。

35.不说狠话,不做软事。

36.别人可以自嘲,但是你千万不能附和。

37.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心直口快。

38.目光放远一点,你就不伤心了。

39.千万别相信什么女追男隔层纱之类的。

40.别有事没事跟别人诉苦,这世上能感同身受的人很少,大部分人听听也就烦了,还有少部分人会当做笑柄到处去宣传。

41.你生气或者内心负面情绪满满的时候,不要把负能量带给他人,更不要宣泄愤怒。如果你做不到,难过的时候最好一个人呆着。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亲人和很好的朋友,在别人看来这都是没有缘由就被你散播了负能量的行为,日子久了,别人就不愿意接近你了。

42.有了男朋友之后,不要断绝所有朋友联系,因为最后当你男朋友丢了,你会发现你一无所有了。

43.永远不要对一个人的努力嗤之以鼻。

44.该撕逼就撕逼,别委屈自己。

45.①把“男神或女神”当普通异性好友对待;把普通异性好友当男神或女神对待。你的人际关系会好很多很多;②做错了事情不要找借口理由。认错就是了;③和陌生人发短信一律用“您”,如果是自己主动发的末尾加上“打扰您了”;④面对网上的喷子,不回复不讨论;如果必须要回,回复你开心就好了。

46.不要对不熟的女生开黄腔。

47.失去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走的太近。

48.不要为了人际关系,逼着自己做好人。要做一个经常做好事的坏人,而不是一个不能做坏事的好人。

49.无论我告诉你什么道理,当你的心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或接近的水平时或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是不会理解这个道理的。或者你以为你知道这个道理,其实你不知道。

50.最重要的一条,点收藏的时候顺手点个赞呗. 据说点赞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注:上面的经验总结来自网络(侵删),但我个人经历了其中的非常大的一部分,当年年少啥都不懂,学费交的有点多,说句感同身受的话一点都不过分。

工作时间长了,经历的也多了,也当了几年小领导,有些没接触过的道理,现在看到也能瞬间明悟其中蕴含的关节要点,算是被打脸多了成长了吧。

真心希望你们避免我的悲剧,很多事情是可以提前规避的,不要等跳坑了才懂的痛。共勉!

更新下:看这个的基本都是年轻人吧?那我就涎着脸多说几句,希望别介意我好为人师。

我毕业那年找工作被同学骗去传销窝点被关了半个月,靠自己的机灵逃了出来。

后来和朋友一起创业,企业成功了,但我出局了。

再后来最艰难的时候去考了个异地公务员,没根基有些被排外,郁郁不得志遂辞了,期间也经历了一些政治斗争,绝对是我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再往后我考研,跟了个不太好的导师,也经历了一些挫折吧。

再出来工作后心态就平稳了许多。

可以说一路都是满满的经验教训,血和泪换来的教训!有空另开一贴,和大家说说怎么识别别人给你挖的坑,怎么不跳坑。毕竟,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给埋了,我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二次更新:上面提到传销了,我想看这个的很多都是在校大学生,迟早面临找工作,我就这个问题深入讲下,希望你们能从中借鉴到点经验。

毕业找工作,一定要警惕这类人:长久都不联系你,突然就频繁找你聊天的人。哪怕以前关系再铁,这时候都要留个心眼,你们那么多年没联系,他经历了什么、变成了什么样的人,你一无所知。

刚开始会很热情的嘘寒问暖,在了解你找工作的想法后,会在你某个困难时刻提出来帮你介绍工作。

特别注意这些地方:广西、东莞、河南、贵州以及其他西南地区等(没地域歧视的意思,这些地方以前是传销多发地,现在不太懂是不是还这样。如引起当地朋友的误会,我先道个歉)。

如果你朋友提出工作地点在这些地方,而且福利待遇又都刚好满足你的预期,建议你慎重考虑。

至少要能查到他报给你的公司的工商信息,是否是真实的公司。另外上招聘网站核实是否有招聘人,借此判断是否皮包公司。如招聘网站能找到该公司信息,电话打过去,和他们确认公司地址(地址很关键,后面再说)和是否有招聘需求,借此判断是否传销打着其他公司名号行骗。

以上只能帮你筛选,但不能保证你能完全不跳坑。听说有些传销还真去注册公司,一套下来很完整,防不胜防。

如果以上都确认了你觉得没问题,那先别高兴的太早。去了你朋友公司所在地,来接你的时候多留个心眼,每到一个地方,进门前先微信发定位给亲人或者朋友(我当年还没智能机,没定位,完全靠自己个人斗智斗勇)。

如果他接到你后,迟迟不去公司或者住宿的地方,而是带你周边逛了又逛,那就更要留意了。他们有可能是在确认有没跟踪的尾巴,你逛的周围有他们的眼线。如果去公司的地址不是网上查到的,拒绝跟他同去,说坐车累了明天再报到,乘此再核实情况后决定。

万一真不幸进了他们的窝点,一定要冷静。表面配合他们,不要去对抗。接下来几天他们会对你进行密集的洗脑,让你相信跟着他们能一夜暴富,并举了很多是真非真的例子。你只要听话,他们是不会为难你的,这时候不要轻举妄动。

几天后会让你打电话去要钱(电话一定会被监听,旁边围坐了他们的人,别作傻事),加他们会员或者购买他们的东西(价格昂贵)成为他们的一员。

你逃出去的机会就在这里。

去这个地方之前,一定要和家人朋友约定暗号,如果有危险,就说暗号。比如我爷爷早就去世了,我约定的暗号就是问我家人,爷爷身体还好吗。简直天衣无缝。

假装电话要钱,实际给出暗号,剩下的你也做不了什么了,好好听他们洗脑课,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等着警察蜀黎上门救你就行了。

想了想,还是加一句吧,别轻易去见网友。我在传销窝点关了半个月,亲眼看到抠脚大汉装妹子撩汉,吸引人来。他们有很紧密的团队配合,和你聊天的与和你打电话的很可能还不是同一个人。

以上,我的一点经历,希望能帮到你们。其他的坑以后慢慢补上,这帖子长时间更新。

推荐一个朋友的微信群,重点讨论工作5年以上的职场共性问题。

比如缺乏深度思考、晋升瓶颈、激励下属、转行、个人能力体系不完整等等。附一张群内截图:

进群是免费的,但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禁止在群内闲聊,发链接,大家需要一个干净的环境。

在公.众号:YouCore 回复“进群”即可进群

编辑于 12:19・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鹿明明

希望大家懂得越少越好,说明你过得很好没有经历过太多的难过、不堪...

洛夜

几乎全部赞同!不过有一点,在我又经历了一些又思考了一些后,我觉得有的人不懂不赞同不一定是心智不够成熟的问题。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三观和思想就不同,可能只是观念不一样。而我,估计性格人生经历三观和答主比较近,所以才会非常非常感同身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人际交往中的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ic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