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邀请到董鹏老师后,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和董老师沟通后,了解到他所主讲的内容。第二根据主讲内容,我做了一个调研,收集一些问题。我看了一下问题,大多数从两个方向提出,我把问题梳理一下,分成七道题目。
1. 如何让成果反哺课堂?
成果源于课堂,所谓反哺课堂不如说在课堂中不断进阶,总共也就是说形成成果后不断的在课堂中实践。
2.如何提炼成果奖的主题?
这个是伪命题,有了主题才可以提炼成果奖,成果奖需要不断的提炼,才可以有让评审专家接受的观点,提炼的不仅仅是观点,还有文字,逻辑等。
3. 如何运用课堂诊断形成新的正确教研活动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成长?
课堂诊断是一种课堂观察的叫法,这句话的问法不对,课堂诊断是一种校本教研,不能说形成新的正确的教研方式。
4. 文中提到的思维模型,操作模型,技术模型和管理模型,请问我们平常的一线老师,可以直接拿来在课堂上使用吗?
可以拿来用,但是我觉得需要教室里有录播平台。
5. 这种课堂诊断模式是不是仅限于团队(或者说上层组织操作),个人层面能方便操作吗?这个问题如同s4.
6. 怎样诊断课堂教学?有哪些步骤?方法?要注意什么?
会诊,复诊。
7.目前出现的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崔允漷老师的课堂观察,魏宏聚老师的切片诊断都有何联系与不同?
这七个问题认真听,在今天董老师的讲座中都能找到答案。
这七个问题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找到一点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