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郭子仪,南北朝时期的名将兰陵王高长恭,明朝的开国名将常遇春等等。这是蜀汉朝廷以及刘禅对诸葛亮贡献的一种肯定,朝中之人也没有资格继承诸葛亮的丞相这么个职位。
其次的原因就是丞相的权力实在太大了。蜀汉相较于曹魏搞的官制,他不像曹魏有什么中书省、尚书省分权而制之,蜀汉的丞相权力是相当集中的,诸葛亮担任丞相的职位是集决策、执行、审议三大权利于一身的,而且覆盖了军政两个方面,甚至连皇帝平时的规格,纳妃这些事诸葛亮都有权干涉。
你看诸葛亮的官职,丞相陆尚书室,领司立校尉兼义周末丞相不用多说了,那是百官之首。丞相加陆尚书室,这就太牛了。在宋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陆尚书职务不总,这就是对朝中的大小事务,内外朝的政事都可以参与的一种权利。而且在汉末三国时期,陆氏尚书士是要高于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的。所以你想丞相这么一个亿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位,再加上陆尚书室,诸葛亮的权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
而且诸葛亮还是私立校尉,这个职位是监察百官的,领益周墓益州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当时蜀汉就俩地,益州跟汉中,你感受一下这诸葛亮的权力他有多大,所以陈寿才会说郑世吴继续。钱决于量,而且这还不算完,诸葛亮的丞相位还可以,开府就等于在自己的家中设了一个独独立的小朝廷。只不过诸葛亮这个丞相府的属官都是朝廷任命的,跟之前自行征辟的那种方式还是有所区别的,府中从文官到武职是应有尽有,你像这个魏延跟费一都是丞相司马是丞相府的属官,主管军事。蒋满是丞相府的东曹院相郎,跟杨仪都担任过丞相长使,也就是丞相府的秘书长。
马谡是丞相府的参军,所以你可以看得出,蜀汉这些实权派的官员,很多都担任过丞相府的蜀官官,也就是诸葛亮最直接的下属,你可想而知,当时诸葛亮的这个丞相,他的权力有多大。诸葛亮死的时候,刘禅已经 27 岁了,成年了,他不可能再设一个丞相,这么大程度上来限制自己的皇权。所以对刘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设丞相,然后用什么借口来搪塞百官,就是对诸葛亮的敬重跟怀念。这样的做法既能服众,又能分化继任者的权限。因为诸葛亮在蜀汉上下威望的是无人能敌的,也没有人敢说自己能够比间诸葛亮。所以继任者蒋琬也是循循渐进地接过了诸葛亮的位置,先是任命他为尚书令,再过了一段时间才领一周刺史,再升大将军、陆尚书士,蜀汉的丞相之位,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担任过了。当然蒋琬后来也拥有了开斧制士的特权,但是权限跟威望就完全比不了诸葛亮当丞相那个时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