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知道这几个时间才算明白
保险是非常专业的,从保险合同中包含的大量专业术语就可见一斑。其中跟时间有关的概念非常重要,今天就跟老铁们一起唠唠,让你明明白白买保险。
内容提纲
1. 犹豫期
2. 等待期
3. 宽限期
1. 犹豫期
买完保险,第一个接触到的时间就是“犹豫期”。我们在网上购物,都会有一个“7天无理由退款期”,购买保险也有无理由退款期,只是名称不一样,叫“犹豫期”。犹豫期是保监会强制要求保险公司设置的,目的是保障广大投保人的利益。
有些人购买保险,可能脑子一热,还没完全弄明白保障内容是什么;或者被销售人员误导。直接导致购买了一份不合适的保险。购买保险后,设置犹豫期,一是可以让投保人冷静一下;还可以让投保人有时间认真阅读保险合同的内容。如果发现不合适,犹豫期内退保,之前交的保费会原封不动地回到你的卡里,没有一分钱损失。个别保险公司会收取一点工本费,这样的保险公司现在已经非常少了。
犹豫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有多长呢?犹豫期不是从买了保险开始计算,而是从签收保险合同(无论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后开始计算。保险期通常有10天~15天,自然是越长越好,这样就有更长的时间冷静思考了。
所以拿到保险合同后,如果还不是特别确定这份保险是否合适,好好利用犹豫期认真阅读保险合同,遇到问题请你的保险规划师详细解释。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在买保险前,充分了解保障内容,再做决定。我家人曾经就有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时,稀里糊涂买了份保险,跟我说起的时候已经过了犹豫期。
2. 等待期
健康类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有一个“等待期”的概念(又叫观察期),避免有人投保时恶意隐瞒身体健康状况。如果在购买保险后的等待期内生病,即使满足理赔条件,也是得不到理赔的,只能拿回自己交的保费。
注意了,只有疾病有等待期。其他原因(例如意外)满足理赔或者是其他保险种类(意外险和寿险险)都是不应该有等待期的。疾病通常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投保人的健康情况需要等待期的检验,但意外是一瞬间的事,设置等待期就过分了。举个栗子,如果因为疾病导致住院,是否理赔要看过没过等待期。如果是因为意外导致住院了,是没有等待期的,什么时候都赔。
等待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有多长呢?等待期从你投保签字开始,即使保险合同还没下来,等待期已经开始计算了。市面上的健康类保险,医疗保险的等待期通常是1个月,重大疾病保险的等待期有3个月、6个月和1年的。总之等待期越短越好,等待期结束才算是真正拥有了保障。
3. 宽限期
宽限期是跟交续期保费有关的,交保费的时间是每月或者每年固定的一天,如果这天忘了交保费,自己的保险会不会受影响。答案很简答,不会受影响。在该交保费的时间往后数有2个月的宽限期,在这2个月的时间内交上保费,自己的保险都不会受影响。即使没交续期保费,在宽限期内发生风险,保险公司也是正常理赔的。这个概念很重要,过了宽限期还没交续期保费,保险就停了,出险也没人管了。
宽限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想要换一款产品,而在此期间又不想失去保障,可以充分利用原保单的“宽限期”推迟缴费,完成保障的过渡。在你想退掉保单的宽限期结束前一定时间买新的一份保险,既不会增加费用,还可以让保障无缝延续下去。
总结
“犹豫期”,你可以多少天无理由退货
“等待期”,尽量早点买保险
“宽限期”,你可以晚几天交保费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让每个家庭拥有适合自己的保险 Proper insurance for every family
如果你有问题想咨询或者阅读更多文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