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2月6日。
论表达的重要性。
案例一
我哥哥家的两个孩子,老大七岁,老二四岁。老大读书好、长相好,缺点是说话直。老二好吃懒做,只有一个优点,嘴甜。一家子都更喜欢老二。因为老二有趣好玩儿,会说话,讨人喜欢。可见表达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哥哥家老二的可爱单纯,常常使我忍不住要记下来。
家里煮了山药给他吃,小侄子说:是治病的药吗?
小侄子跟着大人看抗日剧,我问他能不能看懂。他说:那个戴钢帽的就是日本鬼子。他问大人:日本鬼子为什么要打中国?
小侄子语音奶声奶气地跟我说:姑姑,他想你了。那会儿他一岁多。对他而言,“他”就是“我”。
小侄子放寒假了,老师布置作业,每天读书打卡。大人给他录视频,让他背一首诗,他非常不情愿敷衍地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大人说:再背一个,两只.....。大致是提醒他背一下: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结果他接着唱出了:两只老虎来跳舞。
小侄子在学认字,大人教他:丽,美丽的丽。他读:美,美丽的丽。
案例2
部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部门领导说:提出实质性的批评,不能不痛不痒地。于是我准备了实实在在的问题,在民主生活会上对我组长提出。组长被我说的面红耳赤。轮到其他人发言,全都是委婉的表达。例如,把批评偷换成建议,建议如何发挥自身某方面优势,建议战略眼光放得长一些,建议面不要铺得太宽,建议快速找到个人定位。或者是,将批评的内容偷换成共勉的内容,所有人都存在的问题,例如文献读得不够,工作不够高效,还需要困难的历练等等。即使在有实质性批评的时候,也会铺垫很多,欲抑先扬,90%的内容在找补和表扬,10%的内容在批评。即便如此,那10%还是会精准地刺痛到相关人。因此,民主生活会的发言,一定慎重,可采用如下的语言进行修饰:
这是个共性问题,不是个性问题,在此提出希望能够共勉,一同进步。
***性格很鲜明,乐观、热情、积极、敢想敢干、有冲劲。事物都有两面性,任何一个性格鲜明的人都需要去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警惕性格的负面作用。像....这样自信积极的人呢,需要警惕冒进。像...这样偏向谨慎保守的人,警惕因循守旧。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针对(支部书记、院长、组长)的角色而提出的,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每个人对这个角色都有一个预期和标准。...已经非常符合甚至超过我的预期,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话,在此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能够走得更远
.....在我们心里是一个大树,一个定心丸,一个家长的角色,很多压力都在他这里,有他在我们就安心就踏实。希望他以后别把压力一个人扛,有事儿大家一起扛。
....很有亲和力,像个知心姐姐,特别能开导人,安慰人。作为党支部委员会的一员,如何在组织党支部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凝聚人心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