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怎样自制适当小危机

作者: LdVc鹰鲤风风 | 来源:发表于2023-09-28 22:47 被阅读0次

怎样以聪明的方式给自己创造危机感,让自己过得不至于太舒坦?太舒适,容易让人产生怠惰和歪思,更容易让人觉得不满足,觉得什么都没意思,让人想发脾气。人的本性嘛,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什么都拥有了就什么都没意思了,为了什么活着?为了什么而奋斗?不就都没意义了嘛。在有适当危机感的氛围中生活会让人更有精神,更有动力,更有紧迫感,做事会更加有效。当然不是说危机感和压迫感越重越好。危机感过重,太过压抑,让人不得不敛息屏气,做每一个动作都如履薄冰,这样的氛围,就是另外一个极端了。精神紧绷到极限,最终还是会涣散掉,和全然舒适造就的精神涣散都是同一个结果。不过走的路线不同,一个是虐杀路线,一个是捧杀路线。

很多的人都意识到是应该在生活中,特别是和亲密的人之间,制造一点适当的危机感的。这样生活仿佛会更有滋有味儿,就像在一道本来就美味的菜里放上一点带点刺激性的黑胡椒粉作作为调味一样,这道菜的味道会变得更加层次丰富和鲜美。同样,在与亲密的人经历过有惊无险的刺激之后,关系也会更紧密,心也会靠得更近,彼此也会更加同理对方。

这是源于心灵对小刺激小扰动的反应。若是没有这些小刺激,小扰动,心灵就会成一滩死水,没有办法再警觉起来。没有警觉的心,就不能保持灵在,就不能够觉察当下,就会逐渐走向麻木不仁,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看到什么都觉得习以为常,就算那是一件谁也未曾见过的非常新奇的事物。那种小孩子的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各种乐趣的天性就会被无起伏的生活这一锅温水慢慢煮死。

被杀死的青蛙,如果用针去刺激它的大腿神经,它的腿还会像活着时那样反射性的弹跳抽搐,这从侧面证明了适当的微小刺激对一个活体生物的重要性。一个大活人若是没有适当的刺激加诸于身,他就会如同行尸走肉,没有变化,没有反应,那还不如不活的好。不过现实是很多人很难把握制造小危机小刺激的分寸,要么如同隔靴搔痒,如同耳旁风,太轻微了;更多时候是下手太狠,流血流泪,伤己及人。

因此需要审慎的巧妙的构思。构思出一个从各方面来讲都比较适宜的小变化。这一小的变化可以带给人适当的危机感,促使人做出某些尚在其能力范围之内的改变,并且也在人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不至于使人崩溃到失去理智。小的变化可以很小,比如说坐着的时候确实感觉做不进去事情,又太容易被手机吸引,那么就站着做一会儿如何?试试看呗 ,说不定能更专注呢。再比如,一件事情老是进展不下去,卡在一个地方,但又是必须完成的事——哎呀,没关系,就算时间紧迫,这个时候也可以尝试着先做一点别的事,然后再回过头来做这件事情,说不定天光就豁然照进来了呢。而且对这件事的执着被打破之后,很有可能会引发新的思维,促使更高效的方法诞生呢。这样在用另一件事情打破常态后,再接续之前这件事,至少会觉得又有了新鲜感而动力满满吧。

还有另外一些小型危机,是多个人之间相互给予的。这里同样要注意把握度。过了度,就会变成人间闹剧——便秘的人滥用缓泻药的话也会拉肚子呀。太过于颐指气使,想当然的认为某些人在任何方面都非得听自己的不可,并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施压,迫使对方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这是愚昧可笑且行不长久的妄想;太过于忍让谦顺,永远顺着某些人的心意来,任由某些人使性子,自己却从不对其发脾气,这也是可怜可恨且难以维持的模式。这两种偏颇的反应,都是人们在面对问题和压力时要么过于咄咄逼人,要么过于退缩逃避而造成的。人们本心不坏,创造危机感的出发点一定是好的。只是人们往往容易被纷繁的表象所迷惑,总是无意识地做出无效的习惯性反应,总是不假思索地做出自认为能够让自己立马醒悟和回头的不适宜之举,即使这样的举动在以往的实践中总是毁誉参半,收效甚微。人为自己创造危机感的方式,如果使用不当,过于偏颇,也会形成顽疾,甚至会上瘾。因此就算本心和出发点是好的,也不能以此为理由来解释和掩盖自己的过失。不然岂不成了永远没个头的俄罗斯套娃?为了防御和调和某一过失,而做出有有问题的决定,选择用本身就存在着问题的方式制造危机感,并形成了新的过失。为了弥补和纠正新的过失,于是又得想办法来制造危机感来匡扶。因为思维模式没有变化,所以想出的措施依然是有瑕疵和欠妥当的……

而且人心是有依赖性的,一旦习惯了做出什么反应,在下一次,甚至以后许许多多次的同类型特殊情况突袭时,就又会下意识地使出同样的杀手锏,驱动自己再一次做出相同的无效行为,制造出相同的扰动和起伏,以期自己能够行动起来,有所觉悟和改变。同时,保护自我心智不受伤害以及调和自我与外界平衡的渴求,使得人们在应激状态下更难以清楚地考虑自己行动的有效性,而是采取旧有的模式,在一次次的挫折循环中变成顽疾。当一个问题成为了顽疾之后,人们就开始变得麻木,危机感便消失了。人们便不会再去思考怎样用新的方式去刺激自我走出舒适区,以求更好的生活态度、精神状态和新的改变。

比方说很多小孩子的家长习惯于用威胁恐吓的声音对小孩说话,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小愿望。比如想在傍晚大家都放学时和邻居的小朋友们玩,比如想买商场里一个色彩鲜艳,看起来非常吸引人的玩具模型,这些愿望听上去都是充满了美好和童真的。只是,在孩子们的家长看来,一旦满足了孩子的这一个愿望,就一定会有下一个,再下一个产生。为了避免孩子被娇惯出奢侈霸道、好逸恶劳的习惯,因此他们就本能地采取了错误的方式,通过坚定的回绝和严厉的斥责,来迫使孩子做出让步,放弃掉自己的愿望。孩子确实不再缠着家长说“我想要这个,我想做那个”了,但一同失去的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孩子表达、维护和坚持自己的想法信念的勇气。不止如此,这之后一环扣一环的消极影响会不断的叠加,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而出于人习惯性的自我防御机制,家长们一定会在此时找出各种理由和借口来为自己的过失开脱,以求得到内心的抚慰和解脱,以求自身心灵的平静安宁。从这个角度看,说明家长们也不喜欢自己内心时时体会到危机感吧,这样过度的危机感,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程度上“过度”,都是人的本性所排斥和抗拒的。本来是一味补药,却因为施用方法不当,用量欠考虑,竟成为慢性毒药,真乃世间可叹可惜之憾事。

情侣或夫妻之间,想要制造适当的危机感来加深两人的情感联系,那更像在悬崖上的钢丝上演杂技,危险重重,稍不留意就掉下悬崖粉身碎骨,且不可回头。但是,倘若制造的小扰动太轻微,大大咧咧的对方可能根本就不把它当回事,甚至一点都发现不了,制造危机感的一方自然是郁结愤懑于内,然而有苦说不出;假以时日,经过小情绪一点一滴的堆积,制造危机感的一方一定会在某天某一时刻爆发出来,于是争吵和矛盾就开始了。如果不积极的调整到能够使双方同频的方式,采用最具技巧、最聪明的小危机加以调和,恶性循环就会一直循环下去,就像肿瘤一样越长越大,最后变成不治之症,只得动大刀、用猛药、放化疗、出绝招……何苦来,到了最后才去“拨乱反正”,费好大功夫不说,效果还不一定好。

唉,说一千道一万,有灵性的人自然能够从一点一滴的摸索中慢慢得到最恰当的那个度,在为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制造小危机的同时,还能够与自己保持良好的联系和关照,与他人相处也能够进退得宜,体察对方并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体察,于是也报你以宽厚体谅。可是这些美好的愿景要真正得以实现,就得靠实干,闷头做事,吃苦耐劳不抱怨,还得转动脑筋处理各种意外麻烦,这比嘴上分析总结出一堆树状图分布图逻辑论文甚至专业著述难太多了。我想,假如善于且仅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能够再活一回,他一定会面对我们这些不齿他的后人们,手握书卷慷慨陈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确如此,我们每个人总是嘴上逞能像齐天大圣,行动上像个弱鸡还不如唐僧,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赵括呢?

到底,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够制造出最合适、最有效、分寸还最恰当的小危机呢?每个人的度量衡都是不同的吧。所以只有先保持觉醒的状态,和内在的自己做好连接,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心更安定,内在根基更稳固;这样才更能保证我们不受情绪的误导,不会情绪一来我们就“风吹两头倒”,成了情绪的墙头草。我体会过也明白,我们每个人也都明白和体会过,情绪突袭的时候,特别是消极想法和负面情绪受一些事情刺激而诱发,然后一股脑儿喷薄而出,那种剧烈的冲击感和持续很久的难以忍受的感觉。有时候真让人委屈气愤得头晕目眩,脑子里嗡嗡直响,血管里血液都沸腾到冒泡,有时候,不甘的怒气突然上涌,觉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躯干或四肢某一部分的动作,那一部分躯体像是有了自己的生命,执意的要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有时候,心里无奈压抑得让人什么动作也做不了,甚至连眼皮也不想抬一下……这能责怪谁?自己做不好与自己的连接,在制造危机感上面失了分寸,内心又有太多的躁动和喧嚣,对他人也有太多的要求和不满……制造危机还得对症下药才行,如果没有做到与自己联结,与他人联结,没有做到仔细揣摩和相互了解,那制造的新的危机,只能是真的陷人于险境的危机,不能够起到设想的激励作用。因此还是得静下心来问自己,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我要怎么做才能够达到我的目标?我这么做可以达到我的目标吗?这真是我心里所想的吗?这真是我向往的吗?我愿意为了我的终极目标,放弃眼前的这些小利吗?我这么做是与我的终极目标同向的呢还是南辕北辙了呢……

先问问看,问了问题不一定会马上有答案,不过随着答案一个一个揭晓,内心的矛盾也会慢慢的消弥,像雾一样慢慢散去。当你清晰的看到你的思维框架和前景蓝图时。你也许就会对在哪里安置机关、制造小危机这件事更为明确有把握了。

相关文章

  • 中年危机小思考

    早晨看到人的幸福曲线从30岁开始下降,到50岁达到谷底。发展中国家的人在48.2岁最不幸福,发达国家则为47.2岁...

  • 危机感

    危机感这恼人的东西,虽然让人不舒服,但我觉得适当有点危机感是好事。说明你还有一定位置。 危机感这东西位置越高,危机...

  • 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在面对一场百年一遇的危机时 我们该思考的是: 1、导致危局的因是什么? 2、危机之后开启的新时代是怎样的? 3、我...

  • 保持危机意识

    要成为一个成功者,适当的危机意识是成功的必备因素。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事业发展顺利时,适当的危机意...

  • 别让不懂沟通害了孩子

    内容简介: 宠爱自己的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然而,假若只有爱,却缺乏适当的管教,孩子就会自制力低下或者没有自制力,...

  • 除了“死”变“菜”,《只狼:影逝二度》实用模组盘点

    从《“2B”大战异形,玩家自制<怪物猎人:世界>尼尔MOD》到《托马斯小火车现身<生化危机2:重制版>,玩家自制脑...

  •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应怎样预防小儿感冒

    怎样预防小儿感冒?父母要根据天气的情况,适当您的为孩子增减衣服,不能过暖,因之孩子出汗,汗后很易着凉。 怎样预防小...

  • 何为成长?

    成长的第一阶段:自制力、责任、独立思考 成长的第二阶段:自制力、责任、独立思考 经济独立 成长的第三阶段:自制力、...

  • 思考,关于自制

    昨夜与朋友深谈,关于自制,关于情感,关于我们。毕业十年,体重逐年上升,没有下降过;期间有很多愿望,很多志向,无一实...

  • 怎样应对关系危机

    怎样应对危机? 危机很多种。 有职业危机,有健康生命危机,有财富危机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我今天说的,是一种很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怎样自制适当小危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pk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