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条件养育”和“以控制为基础”的养育模式毫无益处,我们为何会这样做?
想改变行为,必须从改变思想开始。
我对书中所说:“如果我们不首先追究长久以来为什么我们被吸引着做了相反的事情,“对孩子这样做事、那样说话”的具体养育建议就不能在我们心里扎根,也不会对我们产生真正的影响”,深以为然,也因未及早重视,走了许多弯路。
家长养育行为的根源通常可以被粗略划分为四种:
(1)所见、所闻;
(2)所信奉;
(3)所感;
(4)(以上3点的结果)所惧。
(1)所见、所闻
有没有哪天突然发现竟与自己父母曾对自己说过的话(包括说话的语气)一模一样时,而吓一跳?
不仅我们自己的父母,还有周围的亲朋好友,即使所有这些外人都闭上嘴巴,但目睹他们养育自己孩子的方式对我们也极具影响力,尤其是当我们日复一日地在所有地方都能看到同样的养育行为时,就不会有这么多父母都错了。
- 糟糕的训导手段用起来很容易。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用制造不愉快的方式对待孩子的不良表现。“实施手段”策略通常不假思索,而“并肩协作”策略则需要我们动脑筋花精力。
我们总是诉诸这种战略所累积的负面影响通常不会立即显现,因此,没有看到不利局面的我们会再次毫不犹豫地使用这些养育技巧。
(2)所信奉
- 孩子本身并无价值,只有长成符合标准的成年人才有价值……
我们对孩子抱有“性本恶”的看法,我们会更倾向于不给任何孩子无条件的爱,即使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害怕他们会利用我们的爱来犯上作乱。如果你不信任他们,你就会费尽心思地去控制他们。
理解孩子成长阶段性局限的家长面对同样情景会倾向于选择“心平气和地解释和劝说,”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教导——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有耐心。
认识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可能存在的育儿方法,质疑其他不同思想体系的正确性,将会让我们自由地去探索新的方向,最终我们一定会对其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而不是执著于传统判断。如果你不选择采用给孩子施加不愉快后果的方式,那么你就必须要在我们的文化潮汐中逆流而上。
(3)所感
养育孩子不是一项可以掌握的技能,比如烹饪或木匠手艺。参与其中的心理力量把事情变得极为复杂,而这些力量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之间发挥作用。
如果不反思你的成长经历如何构成你的内心世界,那么讨论是什么阻碍你成为更好的家长是毫无意义的。
- 你的成长经历不仅影响了你对孩子做什么,也决定了你对他们不做什么;
- 它影响你如何划分你与配偶的育儿责任,你对男孩和女孩是否会区别对待;
- 它帮助你决定你的日常行为是否向孩子表达基本的尊重或不尊重;
- 它关系着什么会令你生气,什么会令你悲伤,以及你如何表达这些感受。
如果你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你就无法给予无条件的爱。有时我们失去耐心的原因仅仅是孩子需要太多的耐心.
(4)所惧
-
害怕自己的养育模式存在缺陷
-
没有人愿意当坏家长。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他们安全幸福地生活。然而当事情并没有按计划发展时,我们有时也会感觉无助、迷茫、受挫,会偷偷(或公然)怀疑我们是否有能力做到我们应该做的。
-
害怕自己无能为力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十分脆弱,完全依赖他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有些人会惧怕其单薄的成人“面具”一旦遭到破坏,时间就会倒流,他们就会回归无能为力的感觉。为了应付这种恐惧感,他们假装自己是坚不可摧的成人,因为失控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他们需要相信自己永远在控制局面。
即使是绝不表现攻击性(施虐)的家长,也会受制于对控制的渴望和对失去控制的恐惧。
- 害怕被评价
有些家长生活在这样一种恐惧之中:
他们不仅担心朋友和亲戚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养育技巧,就连不知名且无处不在的陌生人他们也要害怕。当这种恐惧伴随前两种恐惧一起出现时,家长会感到非常无力。即使是相对自信的家长,有时也不免会担心某地某人会这么想:“天哪,那个妈妈真不知道自己该干吗。瞧瞧她孩子那德性吧!”
在公共场合下,我们最容易诉诸强迫手段,过度致力于控制孩子。
- 担心孩子的安全
所有关心孩子的家长都会担心他们的孩子,尤其是报纸上充斥着大量发生在好人身上的令人发指的犯罪故事。
家长以“保护”为名,给予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太少。(而更糟的是当我们由于担心物品——财产——安全问题而过度管制孩子时。)这会很快对孩子的自我评价以及与我们之间的关系造成破坏性影响。
- 害怕孩子娇生惯养
害怕孩子娇生惯养与害怕孩子落后于他人是一对双胞胎,这种强迫性比较反映出了一种害怕他人超过自己孩子的恐惧感,是崇尚竞争社会的特有产物。将孩子的童年看做是一场赛跑的人们总是会向孩子施加各种毫无成效的压力。
- 害怕对孩子放任自流
托马斯·戈登指出的:“首先,这些书籍错误地认为‘放任’是邪恶的肇事者,然后它们恐吓家长相信唯一能战胜放任的事就是诉诸强大的家长专制,也就是说,要对孩子严厉,制定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设立坚定的限制,使用体罚,苛求他们服从。”
除非我们准备好面对以下问题,否则我们不太可能实现寄予在孩子身上的长期养育目标:
我刚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无关他们的真正兴趣和需要?
答案满可以是“不”。而且我希望在育儿道路上,大家会更多地对此回答“不”,而非“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