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意的《送别》课

诗意的《送别》课

作者: 94河北王亚男笑雅笑春风 | 来源:发表于2023-08-17 21:57 被阅读0次

送别,自古以来就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如果把人生比作乐曲或者歌曲,送别就是其中一段不可缺少的旋律。送别是人生的一段旋律,这是一种诗意人生的唤醒。

在小学的学习中,积累过的关于古诗“送别”的古诗词有《送元二使西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山中送别》等等。

古人常常以酒相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酒逢知己千杯少”诗人赋予了酒很多的感情。

“柳”代表柳树,和“留”是谐音。古人讲究折柳相送,表示借此表达挽留的意思。柳树生命力顽强,代表朋友的友谊天长地久。

诗歌的意思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越想讲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往往就越讲不明白。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笛声残”听起来是笛声残,其实是心里孤单伤感在蔓延。

《送别》长亭、芳草、晚风、暮柳、残笛、夕阳、远山、浊酒…

不同意象的反复叠加,只为抒发一种人生的意念:重情重义。重情重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重情重义是我们这个民族代代相传的文脉。所有的送别诗,都是对这一文脉的确证和传承。

这首诗的作者是近代文学巨匠李叔同,他是丰子恺的老师,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做过老师编辑,后来出家为僧。后人尊他为“弘一法师”。

看 他的眼神平静祥和,传递出一种人情的温暖。借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讲述自己的心理路程,这叫心境。

没有心境就没有诗意,这是一种诗意人生的熏染。用文字记录离别的心境,这属于一种诗意人生的奠基。

      送别    汪国真

送你的时候正是深秋

我的心像那秋叶

无奈飘洒一地

只把寂寞挂在枝头

你的身影是帆

我的目光是河流

多少次想挽留你?

终不能够

因为人世间难得的是友情

宝贵的是自由。

现代人在表达离别感受的时候,不像古人那样含蓄,反而是直接抒情。

因为我们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现代人不再伤感别离。

今天嘴里“再见”的时候,明天真的就可能再见了;而古人分离时拱手说着“后会有期”的时候,可能却常常后会无期。

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我们相识、相知、相伴、相守,恐怕也要分离生命,可以逝去时光可以逝去,唯有文字可以永恒,李叔同的文字在多年后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被别人用来表达离情。

观照意象让诗歌的审美意义澄明。《沧浪诗话》指出诗:“有别材,非观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古典诗歌的教学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意像”的观照,正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手抓“情感”的体悟,正所谓“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相关文章

  • 每次告别,都是成长

    告别,说起告别,我们总会立马想起朴树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歌词中对送别场景的诗意深情描写...

  • 诗词的诗意解构——送别

    喝下这一碗夕阳, 我不再相送。 那憔悴的惆怅, 熬不过长亭又短亭。 古道边, 芳草萋萋, 杨柳依依, 留不住马蹄声...

  • 提炼教学问题

    基于文本解读下的内容梳理的整体构建 以《渡荆门送别》为例,朗诵、疏通诗意;再读、品析诗歌语言,体会作者表现的意境。...

  • 晨读《冬夜送人》

    在经典歌曲《送别》的优美凄婉旋律中,走进今天的晨读课,走进“推敲诗人”贾岛的一首送别诗《冬夜送人》。在寒冷...

  • 爸爸送我

    ①“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样的送别简直是美丽而忧伤、缠绵而诗意的,但去年9月份,爸爸送我从家乡...

  • 漫画、阅读、写作、名家……一场诗意有韵,趣味盎然的文字课

    漫画、阅读、写作、名家……一场诗意有韵,趣味盎然的文字课 漫画、阅读、写作、名家……一场诗意有韵,趣味盎然的文字课...

  • 20220324晨课

    “愿你的眼中始终有星辰大海,心中有勇敢与深情。” 晨课:送别。

  • 诗了个唐·你快回来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诗意为:我在山中将你送走了,夕阳西下,我反...

  • 《廖又蓉 玩翻唱》专辑-添加中

    1.爱在深秋 2.送别 3.秋意浓 4.未了情 5.卷珠帘 6.《诗意》 7.风筝 8.船歌

  • 20220115晨课

    那些投进平凡日子里的宽爱,是藏在唠唠叨叨里的深情。 晨课:送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意的《送别》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ur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