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园老人驿站”大约筹备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正式运转。福园就是小区的名字,吕梅觉得这两个字有寓意也点明地址,挺好。
这半年,她从邻居口中的“不孝女”变成了“好闺女”。
社区安排了副书记上门对接帮扶,说这种模式值得尝试,建议她参加民政局的招投标,在新建小区开设养老项目,申请零租金用房。
吕梅最终还是按最初设想,将老人驿站开在了福园。她没有太远大的目标,照顾妈妈是初衷,小孩子都想有伴,像妈妈这样的“老小孩”,大抵也需要有伴,所以她才建这个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吕梅和隔壁幼儿园以及小区卫生室都敲定了, 老人们的午饭由幼儿园的食堂统一供应,确保安全营养卫生;卫生室每天早上会安排一名护士来为老人们量血压、测心率。
吕梅按幼儿园的风格装修室内,墙壁桌椅都做了圆弧角,配了一百多种手工玩具和几张中式书案,通往小院的落地大窗下,一字排开六套不同的老年健身器材,阅读室的色调是青草绿、棋牌室是大地黄、午休室是天空蓝,游戏室则两面墙是玩具,居中两个大沙盘。
最初老人驿站的运营时间,是周一到周五,周末休息。很快,就有不同的老人家属纷纷提出,周末老人也强烈要求去“上学”。
是的,“上学”。
吕梅第一天上岗,成为老人们的“吕老师”时很激动,她指着游戏室说“你们这代人受得苦多,几乎没有过玩乐,现在,得补上这一课,在这里的课程,就是教大家玩好、吃好、锻炼好”。
八张书案后的老人们纷纷鼓掌,妈妈的巴掌拍得最响,吕梅不知怎的很想哭,连忙将视线从那张笑开花的脸上移开。
每个老人都有喜欢的玩具和游戏,他们的竞争意识很强,滚珠盘、打地鼠、按压小球都要比赛,连拼图都要比。
不过,妈妈最喜欢的是寻宝,在大沙盘或游戏室里找藏起来的玩具,只要不捡垃圾,玩什么,吕梅都乐呵呵地陪着。
妈妈的周末仍旧出门,但已经不捡垃圾了,而是直奔老年驿站。
吕梅几次跟来,发现她都在对着上了锁的栅栏门发呆,眼巴巴地扶着栏杆眺望她最喜欢的游戏室。
于是,老年驿站只好招了第四名员工,周末也开门啦!
写在最后
“福园养老驿站”很快开了第二家、第三家,没有换名字,但经营者其实另有其人。
吕梅挺愿意把名字和经验免费给别人用的,因为这事原本就很简单,用心一定能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