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寒热病(1)

寒热病(1)

作者: 朴实李 | 来源:发表于2020-11-27 21:45 被阅读0次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

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

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

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支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相关文章

  • 精读《黄帝内经》(第256天)

    【刺热篇】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译文】凡治疗热病,应当让病人饮用寒水,然...

  • 悟医道真(九百三十三)

    “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 独是刺热者,法必用寒,阴气乃复。故治诸热病者,...

  • 为什么身体内寒凉,却感到燥热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

  • 竹叶

    竹叶 【药性】 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 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主治】 (1)热病烦...

  • 寒热病(1)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 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

  • 观心庐医话 | 发烧原理

    文 | 观心居士 发烧分寒病发烧、热病发烧。我们立足于当代生活环境下来看,热病发烧极其少见,几乎仅见于幼儿。 幼儿...

  • 伤寒论之阴阳辩证

    阳证阴证辩 夫《内经》之所谓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盖谓热病而言也,故篇名《热论》。热病者,寒...

  • 长得像草莓却不是那是什么

    1、清热凉血 蛇莓具有清热消毒的功效,能够治疗热病,民间有人用它治疗上火。 2、消肿止咳 蛇莓是寒性的,所以喉咙肿...

  • 读《黄帝内经》素问 刺热篇第三十二 3——热病的症状及治疗

    (原文)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

  • 热病

    妈妈和罗兰去摘莓子,小鸟在她们身边到处飞好像在怪她们。她们回到家,罗兰感觉有些冷,一会又感觉热,过了一会他们全发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热病(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yf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