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多少人,被高晓松笔下的歌词感动,义无反顾抛下自己“苟且”的生活,背上行囊,走向诗和远方的田野。
曾经,我也一度怀疑,生活除了苟且,是否还应该留下点什么。是什么,我也不说清,只觉心中有一团燃烧的火,试图带我远离现在的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然而,在尝试过逃离,反抗,背弃之后,终究发现,我想逃开的,恰恰是无数人心之所向的幸福。而行走在诗和远方田野上的路人,内心却都是往回家方向狂奔的甲乙丙丁。
甲:“没有收入的日子太难受了,每天都紧巴着过日子。我回去一定要好好工作,把钱包装满才有安全感”。
乙:“我在路上遇到过一位带着女儿赶车的行人,为了在天黑之前回到远在大山里的家乡,已经倒了三趟车了。那一刻,我突然想爸妈想家了。”
丙:“工作不顺心所以我一气之下辞了职,不想再过以前朝九晚五的生活。可是,现在“诗一样”的生活,我却每天感觉都无所事事,抓心挠肝地难受。以后无论多难,我都不会放弃努力生活的机会”。
丁:“今天在一位农家借宿时,和大叔聊天。他直接教育起我来了:“孩子,有什么想不开的呢?你看看我们,一辈子都只能窝在这座大山里面,围着一亩三分地打转,只希望老天能赏口饭吃,来年有好的收成,过年能给孩子添件新衣服。不像你们这些从大城市出来的人,吃穿不愁,衣食无忧”,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太不知足了,我比很多人都过得幸福”。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苟且”地活着,已然需要我们费尽心思,拼尽全力。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诗和远方不常有,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才是生活的常态。只有这样的日子,才够踏实和安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