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原本是5个人小团体,大家各司其职配合的还不错,突然领导安排增加了一个新成员,偏偏这个新成员一点不上道,人很懒,此刻原来的5个人会做何想法,接下来这个小团体将会发生呢?它们之间的配合还会像以前那样顺利吗?
想要解开类似的问题,答案你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
这本书的名字叫《小团队沟通课》
作者在这本书里告诉了我们一系列小团队沟通的技巧,本书作为沟通类经典教材已经是第9版了,注意这是一本教材书,在美国已经有大约30万的学生学过这本书了。
作者丹·罗斯维尔是美国卡布利诺学院传播系的主任,人际沟通领域的卓越的学者和教师,荣获了20多个教学奖项,包括在2014年荣获美国“大师级教师”奖,出版了4本人际沟通类的书籍,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已经畅销了20多年了。
这本书的核心是合作型沟通,作者建立了沟通能力模型,引入了系统理论,帮助读者迅速融入、适应和影响小团队。
不同于其他枯燥的教科书,这本书里有大量真实的案例,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来讲高深的原理,读起来有料又有乐趣,不仅如此,书里还有许多自测题,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的对现状做为判断,非常实用。
作者认为一个团体是由三个或者更多人组成的人类沟通系统成员之间,为了某种共同的目标产生互动,互相影响,一个团体不等于一群人的聚合。作者同时向我们强调了团体人数对团队的影响,如下图:
当我们团体成员是2人时,可能存在的互动数仅仅只有2次,A对B,B对A;
当我们的团队成员增加到3个人的时候,仅仅就是增加了一个人,我们产生的互动数就变成了9次,见下图。
接下来,我们试想一下,假设我们的成员数增加到了6个人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的互动情况呢?答案是186次。
从这张表里,我们很容易看出,当团队的人数每增加1个人,互动的数量都会呈指数级的增长。因此作者提醒我们团队规模的逐渐扩大,往往会造成团队当中的信息流动不畅、流动缓慢或者信息丢失;团队当中也会出现一些异类、反对的声音,还有一些所谓的搅屎棍、互相排挤的现象;由于参会人员的增加,导致会议效率降低、决策力下降等情况的出现。
因此,团体规模对团队的影响随着人员的增多会越来越复杂,需要谨慎对待。
书里有许多关于团队有效沟通的技巧,我这里聊聊关于团队里较重要的五件事。
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接下来请大家做一道简单的自测题。1分代表着不符合我的现状;5分代表非常符合。
单数序号得分代表的你个人主义,而双数序号得分代表的是集体主义,请大家分别统计一下它们的得分是多少。
单数得分高的说明你更倾向于个人的表现,双数得分高的说明你更倾向于集体主义。在一个团队当中,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时,应适当的牺牲一小部分个人利益,因此,如果该团队的成员绝大多数人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则要当心了,这个团队很可能活不长久。
二、投入度。
投入度,指的是你在一个团队当中或者是你在一家公司当中,你为这家公司或者融入这个团队,你做出了多少的努力?
当一个人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的时候,你必须努力的刻苦的去投入训练,想要拿到学校的奖学金,你就得牺牲一些时间努力的来复习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入的。
当一个人想成为某个团队当中受欢迎的沟通者,那么他必须要花一些时间哦,投入在自己跟其他人的沟通当中,学习一些必要的沟通技巧,而且还需要时时复盘自己在沟通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一一改正,这样才是一个人融入一个团队的最好的一种状态,如果你总是无法融入这个团队,会有可能成为这个团队的讨厌鬼,害群之马终将会被这个团队赶出去的。
三、敏感度。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随着互联网的茁壮发展,很多人越来越爱使用表情包和表情符号了,当我们在网上跟别人交流完之后会发一些笑脸、哭脸。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说出了他们的担心,如今的90后和00后随着逐渐使用表情符号的增多,正在丧失在交流当中察觉对方表情的能力,也就是说很难敏锐的感知交流对象的一些肢体语言、表情动作等背后的情绪。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敏感度下降。
心理学家们提醒,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现象,它会降低人们的有效沟通,因为你都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生气、沮丧、焦虑、不安,你还在自嗨中,这样的沟通怎可以。
四、沟通是一个过程,它是流动的,不能被终止。
这个概念又是什么意思呢?心理学认为每一位沟通者都兼顾了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而非仅仅是其中一个,而信息作为交换,无论是接收者和发送者每一方都在互相的影响,那些看上去无声的信息你也要主动的把它融合到你们沟通的氛围当中呢,也就是说沟通中不仅仅看语言,还要看一些肢体语言和相关的语境(文化差异、信念差异等),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来揣摩对方想传递的信息。
举个生活中的场景:
某天,某男子跟他的哥们儿喝酒,喝到了半夜12点才回家,当他小心翼翼蹑手蹑脚的打开门以后发现老婆还在客厅里看电视,并没有睡觉,于是他小心的试探道:“老婆,这么晚了你还在看电视,你是在生我的气吗?”
老婆回复三个字“没生气”。这个男子听到这样的回复后,真以为老婆没有生气,安心的洗涮睡觉了,结果第2天他发现他的老婆已经收拾了衣服回娘家去了。
这就是一个没有去揣摩沟通的语境的一个案例,“没生气”3个字从文字上确实了表达没生气的含义,但老婆说这3个字时,还有很多非肢体语言,例如双手抱胸,脸都没有望向男子,语气冰冷,语调又尖又高等,对于这些这位男子都忽略了,没有把语境、非语言的信息当作整体,就这样独自把沟通中止了,老婆当然生气了。
当我们把沟通当做过程,把语境、非语言的信息做为整体来考虑,才会让我们更加有效的沟通。
五、打破沟通是万能的误区。
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谬论,沟通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烦恼,有的时候呢,沟通只会加重分歧,因为在双方沟通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对方暴露出越来越多你不喜欢的特质,也就是说,当你发现了对方和你存在很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分歧之后,你们反而会沟通的越来越不通畅。
因此作者提醒大家,团队的分崩离析,并非因为沟通不良,而是因为成员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存在了严重的冲突,或者是成员的愿景与整个团队的愿景是相悖的,所以作者认为千万不要认为沟通就是万能的。
好了,书里的干货实在是太多,一下子说不完,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小团队的沟通,欢迎买书学习。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是某个团队当中的一员,如何更好的与团队成员相处,又或者是如何更好的管理好这个团队,你都可以去看看这本书,相信书里的许多工具都能帮到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