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懂很多,如果具备一定的思维认知能力,真是能一套一套的讲,甚至不带重复的,可知得在事上练,学习和实践得相结合,真正的去修自己,认为对的去践行,成为准则。
说的不好,就不说了吗,写的不好就不写了吗,不,要说,要写,要逐渐把它们说好,写好。
如果关注的越多,发现高手越多,哇,别人怎么那么强,不行,不行,我在这方面没有天赋,不适合我。
天性不愿意去厮杀,去竞争,可是越往上资源越多,越往下资源越少,又不得不前进。
所以呢,怎么办。专心做事,专心做眼前的事,比如说,把这篇文章写好。
最近关注到“老景的心态训练课”,你对什么感兴趣,这个东西可能会不自觉地跑到你面前。就像一句话说的, 你看到的世界,实际上是你的内心世界。
不知怎地就进了一个群,这个群里好多人在关注老景,通过了解在拼多多上买了一个盗版课,正课实在是太贵了买不起,看了下,说的很好。
比如里面有一小节,是讲控场力,我们如何拥有强大的控场力。讲了为什么总是很被动,似乎总被别人控场。你是因,还是果,什么意思呢。如果因为别人说的一句话,一件事,你暴跳如雷,情绪四伏,心情波澜,那么你就是果,你是被控场的人。
控场力,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之前没有概念,或者没有意识,但是如果细细品一下,那些有目的,有手段的人,往往都离不开这个控场。大到在事业中,小到与人的时时相处,都会有体现。就像这种小心机,你不知道,谁也不会告诉你,对方不说,你就只能去猜。猜出来的,就没有说服力,因为不是求证后的结果。
看完那一节视频,发现自己之前简直是在裸泳。总是被控场,觉得哪不对,又说不上来。管理里面四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控制欲强的人,往往在管理的控制环节,发挥的比较出色,因为除了自己喜欢这种感觉,更缘于擅长。
控制,一定是管事和驭人。
那么他这一节视频就是从人的情绪角度出发的,你是因,还是果,因是主动,果是被动,要想控场,有主动权,就要成为因。举个例子,比如说,有的时候在与人沟通,甚至与人谈判的时候,对方会试探你,试探你的想法, 以及需求。当对方抛出一个引子的时候,正好触碰到你的点,这个时候,你滔滔不绝,情绪激动,露了底,然后在根据你的底牌,就能顺利的抄底,赢了你,或者引导驾驭你。
事后,你发现自己没有防备怎么着的,后悔不已。这就像两个人比武,一个带暗器的人和赤手空拳的人打架,还没有亮招式,就被干掉了,压根就没有意识。
所以说,按他说的意思,要想控场,一定要控制自我的情绪,不管对方说什么,做什么,要低情绪表现。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不成为那个因的果,没有情绪反应,对方就没法把控,不进入到对方的节奏中,他就没法控场。你有情绪了,说明你被对方的语言和行为控制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与别人沟通,遇到关键问题的时候,有的时候对方会顾左右而言他,去找其他话题,因为他不进入到你的节奏里。
除了防守,还要进攻,进攻就是找到对方的薄弱环节,让对方因为你的语言和行为,有情绪反应,露怯露底,这个时候就是占据了主动权。
看完之后,真的是感触颇深,这种控场核心逻辑和真相应该让更多人知道,特别是比较实在的人。我经历过很多这样的场景,我能察觉到里面有技巧设计,但是说不上来原因,特别是和那些有心机的人接触时,简直是无处不在的控场。
还有男女情感关系中,女孩但凡是小心思多一些,使用一些情绪和语言的技巧,比较实在的男的都接不住,情绪被对方所把控,如果被把控还继续舔,我们就称之为舔狗。有些男的虽然也舔着追,但是人家实际上一直处于高位,有目的性的在控场。也许二者的行为看着相似,结果却大有不同。
所以控场力的逻辑最好所有人都知道,这样我们打明牌,不玩虚的,赢了实至名归,败了也不窝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