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身边的人与事总是和食物脱不了关系。
以前读大学时,有一个要好的姑娘,读的是中医专业。每次聊天的时候她总能不知不觉的聊到她的专长上,于是耳边对于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的说辞,快要产生了免疫,每次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状态。连一起约会出去吃饭的时候也是。对于我来说,食堂里那些对不起死去的菜和动物的做法,早已让我的肠胃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出去吃饭当然会选择一些能让自己蠢蠢欲动的吃食,偏重口味一点,刺激下我迟钝的味蕾。可惜身边的唐僧又开始念起了紧箍咒,不行呀,这个辛辣油腻,这个一看就是添加了化学剂......这么一番讨论之后,只能将就吃吃,全然没有了当初出来约饭的雄心壮志。但有的时候,我也会坚持己见,踏入一个她皱着眉头勉勉强强表情拒绝的店铺,不知是应该是惊奇还是惊喜还是惊吓的发现,她往往比我吃的更多更开心,如此几番,以后讨论吃什么时就方便多了,虽然有所约束,毕竟身体是诚实的。
现在身边的姑娘,每一个都在叫嚣着减肥健身,当然也具体去做了。对于在吃上不愿意委屈的我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找不到小伙伴一起享受大餐,人家口口声声要吃减肥低脂餐,每天的锻炼也很辛苦,我再拉这样的人去胡吃海喝,真是莫大的罪过了。还是委曲求全,三月而不知猪肉味,不知米饭味,竟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现在的我对深夜放毒的图片不再感冒,并且偶尔嫌弃了起来,近朱者赤,我算是把自己染成了夕阳红。
无论外界怎样变化,身边的人如何影响,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饮食体系。按照自我心情,兴趣,天气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外界因素只作用在自己身上时,每一个排列组合又会是一个小体系,自己一个人时决定了你一天的吃食变换。
最近的一个月,每天像个退休老人一样,一个人在西院看门诊。结束时,要么顶着个40度的大太阳,要么就是热气未消的傍晚。不回家吃饭的时候,手里握着地图APP,按图索骥的找着一家家美食。脱离手机专注的吃完一顿饭,细数面几根鱼几块,品味今天的汤鲜嫩程度几何,配菜新鲜度是否可。这么认真的吃一顿饭,其实不花任何力气,好像眼前的这碗面就是你的饭友,无声的沟通着,放下烦心或喜悦,有一种对饭友的虔诚感。
记得日剧《四重奏》里有句台词:哭着吃过饭的人,是能够走下去的。这碗鸡汤我是干了的。无论如何,对一顿饭的坚持,就是对生活的坚持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