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碧蓝的海底深处,有个静谧的房间,泛着幽暗的灯光。
房间里漂浮着椅子,还有一个悬浮的沙发。沙发上空悬浮的,是个熟睡的女子。她是一个无声的公主,像睡美人一样安眠着。
这是《水形物语》开头的美丽梦境。梦境的主人Elisa是一个哑女,是航空研究中心的清洁工。她的工作就是清洁实验室器材。
因为声带严重受损,她很小就失去了说话能力。她只能静静地看电视,静静听别人闲谈笑话。但沉默不能掩盖她丰富的内心。在周围无人的时候,她也喜欢跳起轻盈的步伐;在沙发熟睡的时候,她也会梦见神秘的海底世界。
边缘的她习惯于做孤独的梦,直到看到军方押解到实验室的他。
他是一个长相丑陋的鱼人,浑身是鱼皮一样的铠甲,还有长着鱼鳍的手脚。他原本生活在亚马逊雨林,被美国军方捕获并送往实验室。
看守鱼人的Richard,是一个自恋的军人。他觉得上帝的样子最像自己。他费尽心思研究(实为拷打)鱼人,渴望找出对抗苏联的武器,在将军面前证明自己成果。不过,长时间研究(拷打)没有效果。失去耐心的军方决定把鱼人杀死。
富有同情心的Elisa救了鱼人,也慢慢爱上了这个神秘的物种。
电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爱与分离的故事,野兽试图毁灭一切。而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去对抗黑暗。
在电影的最后,劫后重生的他们,一同沉入了海底。
在深深的海底,在微亮的光晕中,Elisa与鱼人深深相拥,幸福而永远生活在一起。
二、
表面上,这是一部怪物电影;实际上,它也讲述心灵的隐喻。
电影里的鱼人形象,代表着最原始的自己。
我们都经历鱼的阶段。这是一个胚胎发展的隐喻。在母体中十月怀胎,胎儿开始慢慢长大。他的生长形状,经历了物种重演变化。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我们曾经长得都像鱼,慢慢演化成灵长动物。
我们曾经生活在水中。因为在妈妈肚子里,胎儿都生活在羊水中。那里温暖而又舒适,充满营养和水分。胎儿可以在里面活动,防止外界环境的压迫。于是,水的舒适和温暖,就有了母体的感觉。
鱼人的形状和环境,就像象征曾经的自己。生长在温暖的母体中,有着旺盛的欲望和精力。
时间是一条河流,承载着过往的岁月。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人生开始分化了,遇到了各种不同的人。有了快乐,也有了悲伤,有了欢聚,也有了孤独。
慢慢地,我们的心灵也开始分化了,承载着不同的记忆。有了光明,也有了阴影,有了伤口,也有了硬壳。
心灵就这样渐渐撕裂,把不喜欢的排斥出去,把剩下的封闭起来。
电影里,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灵魂,每个人都有受伤残缺的一面。
就拿大反派Richard。他自恋般的傲慢强势下,也隐藏虚弱无力的自己。他会对着镜子打自己,告诉自己“你可以行”。他通过对自己和别人的残酷,来维持所谓的个人地位,却无法保住两根日渐腐烂的手指。
其实,所谓的恐惧不安,是对不懂东西上的歪曲化。而恐怖电影的很多魔鬼怪物,都是内心的恐惧和虚弱。我们害怕的内心的某部分,把它们投射在想象的怪物上。我们对怪物的围剿和屠杀 ,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回避。
是恐惧让我们排斥不一样的东西。把它们看成丑陋的背后,是无法接受自己脆弱的一面。
三、
我遇到过一个人。他是一个自卑的男孩。
他极度地讨厌自己。他说,自己不会说话,甚至不会正常笑,是一个十足的废物。
他嫌自己外貌丑陋,嫌弃自己还有口臭。他也极度地厌恶周围人。因为他们欺负自己,耻笑自己,把自己看成异类。从每个人的目光中,他都可以看出轻蔑和不屑。
他无法接受自己,也无法和人正常说话,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他把自己看成有一个怪物。这个怪物让他怕被别人嘲笑,也被自己嫌弃和厌恶。
而这个所谓的怪物,其实是原始而受伤的自己。
童年的自己受了伤,长了疤。他把自己的伤口藏起来,丢弃在黑暗的角落里,变成了可怖的怪物。
鱼人有个神奇的能力,可以愈合人的伤口。我们心灵的创伤,也需要被抚慰和愈合。
鱼人的隐喻暗示着,我们也要回到原始的自己,去重新愈合自己的伤口。
试着和自己的某部分对话,你会发现,它并不丑陋和可怕,它也有憧憬和愿望,也有挫折和失望。是我们的不宽容和拒绝,让他变成自己眼中的怪物,也构成心灵的分裂与冲突。
用慈心的方式来自我抚慰。你可做到,走进害怕的自己,试着去理解它,轻轻的触摸它,亲切地和它对话,给它一个温柔的拥抱。
我告诉那个男孩:可以给不喜欢的自己写一封信,就像是写给一个亲密的朋友。
写的时候,他哭了。
他感受到那部分自己,那种受伤和委屈,那种失望和不甘。其中,又蕴含着一种愿望,以及愿望背后的力量。这可以给予他一种潜力,让他能够重新启程和奋斗。
理解就是一种爱,拥抱是一种抚慰,需要是一种动力。
渐渐地,你可以接受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与自己害怕的那一部分融合。这意味着,原先认为不完美的,变成需要爱的一部分;原先残缺的地方,变得完整和谐了。
我们获得了爱,也整合了自我。
就像《水形物语》最后的一段话:
“我感觉到你围绕着我,因为你的存在,我忙眼里都是你的爱意,它让我的心变得柔软,你无处不在。”
作者简介
罗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