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网上搜了一下,其实关于坭兴陶的内容不少,为什么它的知名度还会这么低?
在视频网站B站看,早已有专业的摄制组或个人上传了许多关于制作、关于窑、关于大师各方各面的短片,但播放量实在惨淡,基本无人问津。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著名的经济学理论,劣币驱逐良币。
以前我说过,互联网内容的传播往往是“高开高走,低开低走”的。一个视频、一篇文章第一天只有个位数的浏览量,那么它这辈子大概也就被判了死刑了。只有说一开头表现不错,从十万起步走到百万常有的事。
我曾经在B站创作视频,发现无一不遵循了这个定律。半年以来一百万播放量有一个就贡献了七十万,那几天真的是隔几秒刷新一次点赞量、评论又99+了。
至少在互联网来说,坭兴陶是属于低开低走那一类的。只能通过持之以恒的更新,等待到一个点,才可能迎来改观。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是的,大多在那个点来临前创作者们已经丢兵弃甲。坭兴陶要经历的过程,相当漫长。
有人说,中国有这么多陶器,要一个最出名的紫砂陶不就够了?按照这种论调,我们回到文革要几个样板戏也行了。我断以为人的思想应该随着时代进步,在选择上多比少好,差异比单一重要。或许你不喜欢黑色,但世界不能没有黑色;或许你不喜欢小鲜肉,但不能世上只有老戏骨。多少人常常因为别人喜欢自己不喜欢的,别人不喜欢自己喜欢的而对立撕逼。
我率先承认,之前的我就属于这种,也许嘴上不说,但心里会这么想。无他,不过是文化环境、教育方式的默化。
大三时我拥有了第一个外教老师,让我切身地感受到了中西观念的差异。一般中方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公布答案。但外教没有答案,或者说不重视答案,他鼓励大家多讨论,贡献更多不同的意见和想法。
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深深明白,我们生来不同,这也不是自己可以决定选择的。这个世界千奇百怪,多姿多彩,需要的是求同存异。
而互联网把从众、除异、样板化的姿态演绎到极致。如果十个人有九个人说那个视频好看,大概率剩下的一个也毫不犹豫地“觉得”好看,至于视频质量以及真正喜好似乎根本不重要。所以粗制滥造的“水货”风靡一时,好的内容被埋没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
回到原题,各大陶器不能绝对说哪个好哪个不好,都有优势,自己喜欢不必在意他人。但不能否认,紫砂陶的威名确实傲立群雄,坭兴陶就是在这样的光环下显得暗淡的。所以缺乏展现,缺乏被了解,更别说喜欢了。
我们陶花岛人对此深感责任重大,当人们谈起坭兴陶不再需要一次次百度时,可以已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