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

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23:14 被阅读73次

    从发展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正处在“重要他人”的生命阶段,特别需要人生榜样、青春偶像。

    据调查,青少年对偶像崇拜心理呈现出当代性、杰出性、标志性的偏爱特征。当下各领域杰出领袖、知名人物、成功人士等,在青少年中的知晓度、影响力占绝对地位,这也比较符合00后青少年多元、开放的道德审美取向与偶像接受心理。除了习近平、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政治领袖和成功企业家马云、比尔.盖茨、乔布斯以及钱学森、雷锋、袁隆平、鲁迅、爱因斯坦等,流行音乐歌手、当红影星、著名球星、网红艺人是00后青少年最受追捧的青春偶像群体,而如马克思、孔子、屈原、岳飞、杨利伟等思想先驱、民族英雄、英模人物等却排在流行音乐歌手、当红影星、著名球星、网红艺人之后,科学家只有钱学森、袁隆平、霍金、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陈景润、牛顿等少数几位,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则更少。

    就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变化而言,偶像崇拜可以是青少年自我确认的重要手段。青少年需要从对不同杰出人物的认同和依恋中肯定自我的价值。

    另一方面,榜样学习也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榜样可作为一个可靠的基础,推动青少年对自我的探索和认识。而替代学习也能使青少年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或惩罚来调节自我的行为。就青少年自我确认来讲,对一些著名人物的认同可促进年轻人的自我思考和励志。

    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中,偶像与榜样密不可分。但一般来说,偶像在青少年自我发展中只是一个过渡性现象,颇具戏剧性和幻想性效果,而榜样则更有示范性价值,更具替代性功能。

    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的共同之处在于对偶像或榜样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其中包含了对崇拜对象的心理认同、行为模仿、情感依恋。所不同的是,这一社会学习和依恋可因青少年对其崇拜对象的社会认知的取向不同,而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在这一样式中,青少年一般将其对偶像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定位在某个特殊人物身上(如流行音乐歌手、当红影星、著名球星、网红艺人)。由此,青少年容易对其人采取一种直觉的、情绪化和极端化的社会学习和依恋,直接模仿崇拜对象的言行举止、服饰发型,不加选择地认同其行为表现和价值观,以至导致自贬式依恋、高明星消费、浪漫性幻想、低自我信念、虚荣满足、自我迷茫等。

    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在这一模式中,青少年将其社会学习和依恋定位在某些成功人士的特质上面(如对成功人士的人格特点和自我励志精神的认同)。由此,青少年易于对其崇拜对象采取一种较为理性、实用和非情绪化的社会认同和依恋,建立在对自我的正面评估和人际关系自如感之上,有选择地认同其行为表现和价值观,如把比尔.盖茨作为事业成功和奋力拼搏的典范,看重其内涵,以思想认同为基础,达成对自我的确认,从其人的特质中吸取自我成长的养分,进而不断地完善自我,是低明星消费、高自我信念、自我励志、自我成长。

    我们需要尊重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的主体选择,深入研究00后一代的认知方式、审美取向,在此基础上,保护好、引导好他们崇拜偶像、追求梦想的理想和激情,促进他们健康成长。(18.12.27《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h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