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瞬间感受到有点累了,不是身体上的疲劳而是内心似乎有些忐忑,不知是因自己还是孩子们,或是工作呢?往往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内心的承受能力出现裂痕吧!
今日在带女儿上画画课时,突然收到了儿子老师的信息,儿子的老师突然跟我说今天说了儿子,而且说的比较重,是因为写作文时按照自己想法随意写了,也就是喜欢用自己的方式临场发挥了,还没有很好的审题完全没有把老师教的一些方法运用到文章里。老师在班级里严厉地说了他,儿子也哭了。我此刻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度以为是儿子性格的问题,毕竟他从小就容不得一点委屈,特别容易掉眼泪。
待到女儿下课回到家,我不禁意提前了这个话题,儿子瞬间内心情绪波动,我还没开口说什么,他就委屈的伤心的掉眼泪了,内心满是委屈,我瞬间意识到,孩子定是被这一次的事情震慑到了,可是具体经过又是如何呢?我不敢轻易再去触及孩子的内心,待到他情绪稍微缓和一点,才开始与他交流和沟通。
我知道,不管谁对谁错,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接受,所以,我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倾听者。他不能理解老师的当面指责,他不能接受老师的“不理解”,甚至他还说老师的偏心。我不知道如何,我也不做任何评判,我只是从他的角度去给他分析,既然事情如此,那么就证明我们还有提升的空间,老师对儿子的期望也是很重视的。
其实,儿子内心愤愤不平的想法就是对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说了他,他觉得特别委屈,从来没有如此过。
我也前前后后了解了事情经过,作为老师我理解对毕业班学生的高期待高要求也是理所应当的。作为六年级的孩子,正值进入青春初期,我也能够理解孩子也是要面子的,也需要被倾听的,倾听孩子的想法,彼此沟通信任才好。
而,我此刻也只能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倾听他,爱他,接受他一切的想法。
我陪着儿子一起在房间,听着儿子把所有委屈都说出来,这样也是内心被压抑的情感的释放。
我与他之间大概交流了半个小时,他慢慢的情绪平稳了,我也开始去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做一点喜欢的事情。正好这个点也该睡觉了,我便问问他,要不要选一本喜爱的书看看。
终于,儿子看会儿最喜欢的《福尔摩斯》便心绪平静了,到十点多就睡了,而我这颗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
儿子,在我心里永远是最棒的,我也期待你内心更坚强,勇敢的在这铺满荆棘的路上大步走过去。
庆幸,我这两年学了一点点心理学的皮毛,便懂得了孩子的内心需求。
儿子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和被倾听,而我们作为他的家人,更需要无条件的接纳他的成长,理解他的想法,陪着他一起克服困难,努力向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94482/94de390131dffb3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