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基础》第99、100页。
行为治疗重视行为而轻视情感体验,精神分析重视情感体验而轻视行为。此二者不但各有所偏,并且它们都同样对行为和体验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人的心理有行为和体验两个方面。行为是外显的和可观察的,而体验只有本人能直接感受到,别人充其量只能根据行为进行推断和基于自己的体验做类比(analogy)。
因此,心理机制也有两种,即适应和调节。行为目标的锁定,达到目标之计划锁定,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对行为的调整,属于适应的范围。内心活动,尤其是情感体验、信念和态度的自我改变,叫作自我调节。
感想:自我调节比较好理解,适应包含“行为目标的锁定……”等脑子转化不过来。
2.一个人的行为受着社会要求和个人自我需要的双重制约。既符合社会要求又满足自我需要的行为可称之为两全行为,这是精神健康的特征行为。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却又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行为,是反社会行为。
3.符合社会规范却与个人需要背道而驰的行为是自我折磨,这是神经症性行为的特征,也是心理冲突的典型表现。
孩子自由自在的玩,父母便斥之为淘气;孩子老实呆着感受不自在,父母便加以赞赏:“乖孩子!”这样长大的孩子容易感受到社会要求与个人需要之间总是矛盾者的。
4.精神痛苦不能老是忍着。由于深埋着的罪感和耻感构成了人格的核心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根本解决谈何容易。
5.马斯洛认为,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受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是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发展起来。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的各种病态者,他们自以为在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其实总是以不成熟的行为模式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表现为过分的代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