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村里的小学只有学前班到三年级,意味着四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去镇里上学了。
读四年级那年我九岁,家里到镇上有十几公里的山路,那时候还小不会骑自行车,家里人也整日忙于生计。于是每周日午饭过后拿上家人给的一星期生活费,就与同伴结伴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前往学校开始为期一周的学习生活。
那时候的世界好像一切都很安全,从你周日下午开始去学校的那一刻起到周五下午放学到家的这一段时间里和父母没有任何的联系,家人也从未担心你是否安全到校,天黑了还没到家是不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情,这些担忧都没有,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是这样的情况。
渐渐的,我们在来回的路上学会了去请求他人的帮助,由于路程太远,那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有骑摩托车进出的人们。
那段时间的我们能听出摩托车的喇叭声是来自于前面还是后面,如果和我们同路的话我们就会提前做好准备拦下他人的车,请求他载我们一程。那时候的人们都很心善,只要我们叫了都会停下来带上我们。
那时候也没有说怕承担风险,只是出于单纯的同情之心把我们顺带一下。每次遇上这种情况都觉得特别的开心,也特别的感动觉得这人真好!世界真美好!
在学校里那时候我们住的宿舍是一个大教室,教室两边摆了两条由板子组合在一起的大通铺,住校生住的宿舍是混龄制的,有别的地方读四年级的同学还带着一个读一年级的妹妹,还有五年级的学姐。
在开学初报名时大家在父母的陪同下就会去宿舍占好自己的床铺,放好自己的床上用品,同时就代表着这是你这一个学期的窝。教室的中间摆了一排的桌子用于大家放一些生活用品。一共有二三十个人住在一起,这么多人一起生活有互帮互助一起欢乐的时光,当然也难免有互看不顺眼争吵不休甚至到动手的时候。
现在回忆起小学那段住校的时光都已经过去十多年了,虽然有好多一起学习的同班同学和共处一室的室友名字已记不起来。但,一起成长的这些不论是美好的还是难过的经历,这些记忆在脑海中始终不会抹去,回忆起来会觉得它是一次很好又很有趣的宝贵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