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阅读《万历十五年》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P246~P286),计41面。
李贽是儒家信徒,剃发为僧,是为了避免亲族的纠缠和摆脱协助地方官员处理有关的事物或参与重要的典礼。
李贽虽身入空门,却没有受戒,也不参加僧众的唪经祈祷,甚至还保持着官僚学者的生活方式。
他的学说一半唯物,一半唯心。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说他是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与当时的朝代背景息息相关。
直至今日阅读完全书,总而言之,看《万历十五年》,与其说是在写万历年间第十五年的概况,不如说在写整个大明王朝的兴衰;与其说是在写封建王朝的君臣伦理和三纲五常,不如说在诉说整个文官体系的存在及运行机理。
值得阅读一番,真心不错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