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花若净
03-24 10:41
禅宗青原惟信大师曾经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①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②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③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以“看山”、“看水”来比喻说明“参禅的三重境界”,这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来自网络,侵删其实,“参禅的三重境界”是禅宗的认识论。
从境界①和境界③来看,两者结果一样。
依照“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境界①和境界③之间本应该是直线运动,可是境界②却突然发生了改变。
这是因为,禅师在参禅的过程中,会随着外来因素的变化而形成新的疑惑,这种心理变化本身以及外来因素都归属于无常。这就是境界②的状况。
一条通往山峰的山间小路,每次雨季过后,灌木丛和草丛都会占据了山间小路,如果必须前往山峰,我们该怎么办?
来自网络,侵删我们有两种做法可以选择:
一是时常对山间小路进行维护,对灌木丛和草丛进行修剪,保持山间小路的畅通无阻,这是北宗神秀“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的做法;
二是平常不去维护,要去山峰的时候叫一架直升机空降到山峰就行了,这是“佛性常清净,何处若尘埃”南宗顿悟的法门。
由此可见,南宗顿悟的要求有多高!要求有一位可以带你飞到山峰的禅师才行,不然的话一切免谈!
读禅宗传记就会发现,绝大部分开悟的人以前是佛教其他宗派的人,心有疑惑,再经彻悟的禅师开解才成就的,而一开始就依照南宗顿悟法门禅修而成就的寥寥无几!
以上这些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让自己有千里马的资质。一旦遇到好的机缘,才有机会顿悟。
南传佛教有一个“禅师与虎”的故事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来自网络,侵删一群禅师在野外禅修。一天傍晚,一只老虎袭击了一位禅师,禅师大声呼救。当人们发现时,禅师已经下半身落入虎口,其中一位同修提醒受伤的禅师保持禅心。由于日常良好的禅修训练,受伤的禅师超脱了痛楚、恐惧,坦然自若地进入禅境,一瞬间成就了阿罗汉之果位。
这个小故事中,老虎是无常,受伤的禅师已无力回天。若果换作是一个普通人,开悟就别想了,只能是痛苦不堪和面对无常的恐惧,无法有更好的结果。在这里,禅师日常的禅修训练成为了主导力量,将逆境转化成助力,从而成就了自己。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启示?
“参禅的三重境界”包涵了这样的涵义——无常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无常。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专业人士总能应对行业中突如其来的变化,如医生、护士抢救病人,消防员扑灭火灾,战士、武警维护和平……
因为无常的缘故,努力吧!继续前行,才可以坦然面对……!
“成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