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普通人尽孝做好五件事

普通人尽孝做好五件事

作者: 遇见哲美 | 来源:发表于2020-08-14 22:49 被阅读0次

    孝经庶人章第六。先恭诵原文,”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这一章翻译成白话就是,“利用四季的自然规律,分清土地的高下优劣,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不能尽孝,那是没有的事情。”

    这一章共分三段。自“用天之道”两句为首段,是说明取法于天,获利于地。“谨身节用”三句为二段,说明谨慎自身,节俭用费,才算是尽了孝道。自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四句,为三段。总结以上的五孝,各本天性,各尽所能。

    我们先看看邢昺的《孝经正义》里对此章的一个大意的说明,“《正义》曰:言庶人服田力穑,当须用天之四时生成之道也,分地五土所宜之利,谨慎其身,节省其用,以供养其父母,此则庶人之孝也。”

    这一章讲的是庶人如何来行孝,庶人就是普通人,就是除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以外,一般的平民百姓都可以称为是庶人,庶人该如何行孝?这里讲到主要依靠天地之利,以自己的劳力来养活、赡养父母,供养自己的双亲,而且要懂得谨慎其身。

    在唐玄宗的《御注》里面,他把“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这几句经文做了一个的解释,我们来了解一下。“用天之道,春生、夏长、秋敛、冬藏,举事顺时,此用天道也”。什么叫用天之道?这个道在这里可以解释为规律,也就是天时的变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农作物在春天发芽、生长,夏天茁壮,秋天就是收获的季节,秋敛,敛就是收获,收获之后来过冬,所以冬是藏,把粮食都藏地窖里,能够过冬。这是古代社会按照天时、季节的变化,利用天时来生产生活。

    接着说分地之利,所谓“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也”。分是分别,地是土地,古人把土地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要把庄稼种好,首先要看地的特征,适合生长什么植物。比如种水稻需要水,没水的地方种水稻肯定不行。花生在沙地才长得好,黏土就不行等等,所以一定要懂得观察地的特性才能有好收成。利就是土地给我们带来的这些好处、利益,我们要懂得去分别、去取舍。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三才合一,人法天则地,这跟我们过去农业社会有很大关系,如果忽视了天地的规律,人就难以生存。那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就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恪守本分,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接着看下面唐玄宗解释的谨身节用, “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公赋既充则私养不阙。此庶人之孝也。”唐玄宗的这几句解释得很好,谨身节用,首先讲到谨身,“谨”是谨慎,对我们这个立身的行为要非常地小心。我们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自己的立身。《大学》上面告诉我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你最高到天子,最下面的庶人,修身是最重要。这地方的谨身,就是跟你相对应的,你要确实做到。不要超越你的本份,你在什么位置,就应该做你相应的“谨身”,这叫作修身。

    怎么样修身呢?就是在德行上、在品行上不能够有所亏缺,自己德行有缺的话,就招来耻辱,不仅自己蒙羞,也让父母、家人蒙羞,《弟子规》上所讲的“德有伤,贻亲羞”。比如现在各路网贷,一有不慎,一旦涉及,就会有倾家荡产、危及生命及父母亲人名誉的危险。骗子会把父母的电话找到,天天发短信侮辱毁骂,使父母蒙羞。实际上,谨身的过程就是修德的过程,修德恰恰是谨身最重要的地方。德之本就是孝,孝就是爱敬之心,所以我们因为对父母投入全身心的爱敬之心,所以才可以在各方面克制自己的私欲,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做人要培养德,而德从孝中来。人若是忽视了孝,想通过所谓的西方成功人士来解除我们内在的忧患,是不可能的。你可以当上亿万富翁,甚至可以在万人之上,可是内心因为缺乏孝造成的心灵空虚却永远没法弥补,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人生真正追求的根本在哪里。

    谨身节用,用,要节,节制,适可而止。所以,现在的人都主张的什么啊?奢侈,说:“多用啊!”古人完全不是,古人说:“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则财恒足矣。”他总是想办法把它多积一点,其实现代人也一样,所有的家庭,没有一个家庭例外的,父母譬如说这个月赚一万块钱,他生活开支用掉三四千,还有一点存起来,这就是节制,浪费实在是最糟糕的事情。

    儒释道三家在这点上是一样的。佛家把节用叫“惜福”,你过去创造的财富积累下来就像赚了钱搁在银行里面一样,那叫福分,如果不该用的使劲用,银行的存款越来越少,也就是我们自己过去积累的好东西少了,福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才有“惜福”的概念。我们不仅自己要时时想到“惜福”,还要替儿孙“惜福”。在物质上过分满足孩子好像很爱他,实际这个孩子享受到的是他自己的福分,你是在帮他透支,以后他就该受苦了。

    以前,到婆婆家的时候,我看公婆无论做什么,都特别节俭,那时候还觉得特别抠门,但自从学了儒家文化,才知道,节俭才是一个人的美德。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节用,可能连饱暖都做不到,自己的生活都没保障,更别说赡养父母了。因此,从上面第一段来看,就是庶人孝顺父母必须三件事情,一是利用天时地利,精勤劳作,收获粮食,孝养父母;二是谨身,身恭谨,凡事处处修身立德,不辱没父母,三是节用,勤俭节省免遭饥寒。

    接下来,“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首先我们先要把父母赡养好,这是责任,就像小时候父母抚养我们是无条件的一样。他们用自己的所有辛劳,没日没夜把我们抚养大,那么到父母需要我们赡养的时候,我们应当也以同样的精神回报他们,这是做人最基本的一种职责。“此庶人之孝也”,这里用一个“此”字,因为庶人的孝差不多就是上面这些内容。与天子、诸侯、卿大夫相比,士的孝相比,庶人的孝似乎是最低的要求了。

    总结这一章,普通老百姓的孝落在一字“养”上,能够赡养父母便是庶人孝道的核心。但要具体怎么“养”父母呢?在《孝经•纪孝行章第十》之中,也向我们作了说明: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具体而言,就是五个部分,有孝心的子女照顾父母:平日里就应恭恭敬敬的;饮食生活方面,要和颜悦色地去侍奉;父母患病,就要时刻忧心记挂父母去世,要怀有哀痛的心情料理后事;祭奠先人就要严肃认真对待,不乱礼法。这五件事放到现在也是一样的道理,赡养老人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让他们老有所养,对他们尊敬、关爱,生病时照料,临终时陪伴,送走他们最后一程,每年清明记得到墓前祭奠,一生感恩于父母生养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普通人尽孝做好五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xo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