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遇见“推敲”

遇见“推敲”

作者: 李子心诚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06:54 被阅读5次

“推销”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千载之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给人留下无限的联想。文章千古事,一字一句均需慎重,字字传神达意,字字珠玑,所谓炼字如炼心。写文章就是炼心的过程。

现代人写文章则要随意的多,我每日必读的各种新闻类app,追求时效性,总能在事情刚过去的一分钟内,甚至提前拟稿,预备好几种情况,然后一一备好,以备不需,待事情完毕,随时拿出准备的文案略加修改就能发稿了,而编审也不严格,甚至采用先进的机械检查文字的错漏,这固然能提高效率,缩短时间,但逻辑性的错误和正确的错误却屡见不鲜。

昨天我的项目里遇到了“推敲”。我的项目里有很多对于用户的提示性信息和警告信息,比如“警告!如点击XXX,会怎样怎样,请确定!”,作用在于警告用户如进行以下操作,会带来的后果,请慎重。这当然没错,但在计算机的世界,在手机屏幕上,信息要精准,简练,同时表达意思充分,传递准确,充分的信息给用户就要兼顾信息的有效性和用户的体验。信息大致是“如点击“复制”按钮,则系统将提取标准配方的参数并替换/覆盖现在的生产配方数据,请确定!”。

我们看看第一版的信息,程序员直接按实际意思给出了如下的信息内容:

“复制将采用研发配方原料信息,您的生产配方明细将被覆盖,请确认?”,ok!信息明确,充分,没有无效或不清晰的信息。但在我们分析来看存在字数太多的问题。程序员从编程的角度出发,实现功能是他考虑的第一性,但对用户而言却存在观感和理解的问题。所以推倒从来。

很快程序员和用户一起拿出了第二版“初始化为标准配方,请确认?”。

这一版的字数满足要求,那么信息是否有缩减和不全,不准确的问题呐?经与用户确认,可以理解,辅助于后期的使用和培训,可以翻过信息接收后的理解问题。那么这个第二版是否可以继续“推敲”?

在大家的“推敲”下,很快拿出了第三版“是否初始化为标准配方?”。

这一版用户和我们都能接受,且是最少字数的版本,到此阶段,我们没有继续“推敲”,时间和进度都不允许了,但这一过程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古人所谓文章如炼字,炼字就是炼心,诚不我欺。好的文章是恰到好处,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比如中国画讲究与天地,自然和谐,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崇尚意境和神韵,而这两者皆不可强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概好的文章就是经过反复推敲,打磨而成,从材料的收集,组织,从毛坯到雕琢成形,最后的画龙点睛,直至大成。生活需要推敲,工作需要推敲,这时代需要“推敲”的精神,所谓的匠人精神就在于“推敲”,极致的认真,执着,追求细节和完美。

相关文章

  • 遇见“推敲”

    “推销”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千载之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给人留下无限的联想。文章千古事,一字一句均需慎...

  • 推敲

    第22届的年会在灵宝顺利召开,圆满闭幕。但年会给灵宝教师带来的深深震撼,却仍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 ...

  • 推敲

    课文早就读过,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就提到过推敲的故事,毕竟这是他最具有特色的故事。 这节课,讲故事我不重点指导,以检查...

  • 推敲

    文学之所以称为文学,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能默默感受到作者描绘的画卷。千人千异,一千个观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推敲

    我的活着,仿佛经不起推敲 一碰,就像晨露落下花朵 在大雾中觅不到踪迹 光剩角落盛开的蘑菇 我们的活着,越来越脆弱 ...

  • 推敲(*)

    又是一位老师写了一首诗: 日出暖洋洋, 春花香喷喷。 鸟儿枝头俏, 高歌醉煞人。 我觉得改为: 日出暖洋洋, 花开...

  • 推敲

  • 推敲

    这年华只剩下 一声回声 回荡在空空如也的梦里 如漂流的浮萍 划亮眼角最后一抹光亮 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 是昨日最后的...

  • 推敲

    千年之后 我试图推开那扇柴门 池边的树上,有很多鸟宿 却不见僧来 我费劲全力推开 想象中的吱呀声 震落尘埃 我看见...

  • 推敲

    推门还是敲门 有门还是没门 一个站在梦里的呓语 一个躺在呓语的梦里 一只鸟扑向月光 一棵树倒在夜里 推门的是一个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推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fg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