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一种人,很难听到过他们的赞美,喜欢否定他人,就是不管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正经事也好,玩笑话也罢,只要让他听见了,就立马反驳你。在讽刺和贬低他人中,满足和填补自己的心里平衡,强行成为少数人,彰显自己的标新立异,会有一种自己人格好独特的错觉,获得自我的满足感。
这些人的口头禅就是“不是、不对” “你错了” 等等等等,总是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喜欢教育别人,好为人师。但是他们没有辩论只有争论,因为他们的争辩缺乏最基本的事实依据和逻辑,他们不是想改变别人的观点,只是为了否定而否定,否定别人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
我有一个同学就是典型 :
比如同学A考试得第一名,他就会说分数第一有什么用,出了社会靠的是背景,家里有钱什么都好办,出去旅行发个朋友圈,他的评论永远都是“这个地方我去过,一点都不好玩,坑人”之类的。
因为生性敏感也玻璃心,想得太多不够洒脱,所以我认识的圈子里的人都不待见他,不过他活得这么难也怪不了谁。
所有喜欢否定、贬低别人的人,第一个要素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否定别人说的话,所有的话。
否定别人的第二个要素就是说不过的时候赶紧转移话题。
我觉他既然怎么怕被人影响,那还要上学干嘛,自己在家自学好了,省得被老师的思想带到沟里去。我以为凡事有大成就的人,无不是总结前人的智慧,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分辨好坏,创造出所于自己的东西。
否定别人的第三个要素就是:不管你说什么,他说你的意思是什么就是什么?
我说过译文比原文好了吗?我说过我只看译文不看原文了吗?我说过我是入门了吗?
诚然,对于道德经及一些国学巨作我可能并未窥得一二,但中华文化的谦虚慎言我还遵守的,道家的有无虚实之论我也细心领悟。
但从对方的说话的用词、对事物的看法我可以说他连门都没有入。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说道是不可言说的,只有用心体会,我也深谙此理,凡是不拘泥于形式,用心领会体会其中的道理,不管是各家带译文的书,还是原文,或者是我什么都不看,又有什么分别呢?
否定别人的第四个要素就是:最后一定要把问题升华到一个制高点,然后从最高点否定别人。
我理解的中华文化是包容,兼并,不是一味的否定别人。
我知道的是中华文化是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老子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是庄子的“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
我有我的思想和追求,不需要别人去认同,但也别去否定我的观念,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
随意否定别人,会将人性恶劣的一面暴露无遗,想想看我们身边那些口出否定的人,都怀揣着某种恶意,带着点看好戏的否定心理。
所以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如果遇到习惯性否定别人的人、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千万不要再与之争辩,因为他的思想跟你不在一个层次,多说无用,赶紧远离他们,越远越好!
敏感不是我们的错,只是有些时候,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在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玻璃心。你只有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才能让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梦想。
请记住,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你绝不会是一个人。还有千千万万的人跟你一样,正在坚持着。他们,都没放弃。你怎么知道,下一个成功的,不是你呢?
有的时候,我们都太低估自己的力量了,要知道,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有时候玻璃心也是很强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