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对自己提出意见时,不再是抱怨,而是想着如何改进、做得更好。
工作上,我有这样的意识和志气了。
他人没有责任纠正自己的,出于更好解决问题的初衷提醒了自己,这般学习的机会不多,应感恩和珍惜。
生活中,鼠提醒我水槽外缘偶尔也要擦洗下,我也爽快地记下了。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做得更好,这也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态度。
可鼠再提醒我要早睡、我身体已经不能再糟糕时,我却条件反射般地不舒服了。写到此处,忽然又转过弯来。他没有错,他是为我好呢。说了无数遍身体第一的道理,真的没有时间一直耗费在与时间的纠结中了。
这种纠结,折射出的,何尝不是自己优柔不决和不能坚持的性格?忽略了性格,只是想着改每一件小事,难怪进步缓慢了。
应反过来看,我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因此任何时候,自己的任何动作、想法,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的-希望自己也能尽快察觉,立刻改,才能真正的进步。
就像是以目标为导向,反推如何从小事做起一般。这样事事有缘由,才有好去处。自己才不会忙乱,也不会轻易觉得迷茫。
要记得为何而活。活着的意义,由自己定义。要记得为何而写。书写,先是为了愉悦自己。
是的,又想到了自己的写作,我还是习惯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书写,情绪偶尔有之,思想约等于零。
却,无法舍弃那在指间微微颤动的快感。唯有,继续,多次找寻它了。
虽则,日更文依旧无章法,如无头苍蝇般乱撞,没有清晰的目的。多次夜里醒来,安静地思索着这问题,没有结果,只有与黑夜同在的心。又感知了一次自己,自我安慰说光明即将到来。
光明终将到来,如白天依旧在,但自己是以怎样的姿势醒来呢?是惺忪无力,还是满满生机?
我还没能找到确切的答案,唯有,继续一边随意书写,一边继续寻找了。随意书写的魅力也很大,灵感更喜欢靠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