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著名的棉花糖试验吗?
50多年前,心理学界元老级人物沃尔特.米歇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棉花糖试验,让一群小孩子坐在一份棉花糖前并且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在15分内分钟内不吃掉棉花糖,就会再得到一份额外的棉花糖奖励。结果表明,1/3的孩子在棉花糖面前艰难地挣扎了15分钟,而其余2/3的孩子不到15分钟就对自己面前的棉花糖缴械投降。
在后来的20年间,米歇尔持续追踪调查了这批小孩,他发现当年那些延迟满足能力更强的小孩子在标准化的考试中成绩更高,并且他们的社交网络也更强大,在工作中经常受到提拔,总体生活指数幸福指数更高。米歇尔最终得出结论:延迟满足能力对个人的成功有很大影响。
进入21世纪,“改变一切”实验室改进了棉花糖试验,在进行了一次棉花糖试验之后,他们在试验组教孩子们用空间距离以及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们提高意志力以及延迟满足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学习了几项简单的技能之后,试验中又有50%的被试者成功抵制住了棉花糖诱惑。
这表明了,如果被试者本身就有意抵制诱惑,那么只需要一点小小的技能,他们成功战胜诱惑的概率就会显著提高。
“改变一切”实验室的试验并没有停止,研究人员又进行了一个试验,这次他们测试的目的是研究在有社会诱惑陷阱的情况下孩子们是否容易被现实蒙蔽以及验证孩子们对自身所受到的外界影响是否有洞察力。
海勒姆组织了这次试验。在所有小孩都进入实验室之后,海勒姆为大家解释了活动规则。每一个小孩都会被分配到一个时长为10分钟的职业,在这一职业下,包括4个简单的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他们就会得到10美元的报酬。如果他们按规则行事,就可以轻松获得40美元。海勒姆同时也提醒他们沿途会有很多诱惑他们花钱的机会—高价的糖果和玩具。为了帮助他们抵制住这些诱惑,海勒姆让他们思考一下自己回家以后该怎么花这些钱。
参加试验的小孩被分为两组:“消费组”和“节约组”,“消费组”被安排了各种诱惑干扰,如产品广告、品尝诱惑、消费怂恿者等;“节约组”则被安排了各种抗诱惑干扰技能指导,如提醒未来计划、价格提醒、提醒节约、开支及结余列表等。结果表明,“消费组”平均花费了其所得的68%,“节约组”平均花费了其所得的15%。
试验中有一个“眼尖”的孩子特别需要注意,他的名字叫以撒。他被安排在“消费”组,他最后存下了30美元,和“节约组”的孩子差不多。
以撒是如何做到的?下面就是他的具体做法。
在试验录制的视频中,以撒小心翼翼地地走进商店,他看起来比同种组其他所有小孩都要谨慎。以撒后来说,当他不慌不忙地走进这片“诱惑之地”时,实际上正在想着等实验结束用这些钱去买电视游戏,于是他便战胜了试验团队设计用来引导他既刻消费的诱惑。
接下来,以撒还采用了一个“节约者”都被教会使用的技巧——在每一次购物前,他都要在心里计算一下自己的账户平衡与否。没人给过他一张纸,但这并不妨碍他计算,因为他充分利用了自己在脑海中记录所有花销的能力。
视频中以撒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使自己远离“消费组”中伪装的研究人员,并减弱研究人员对他的影响。他慢慢地观察四周,并且站得远远的,比起同组的其他孩子,他站的位置离柜台更远,而剩下的孩子则卷入了这个零售商店的漩涡中。
在问及在研究人员想尽一切办法来诱使他消费的情况下,以撒为何还能存下这么多钱时,他答道:“我明白当时周围的情况,所以我必须小心行事。”
“我明白当时周围的情况”,这是一种洞察力。正是这种洞察力,使得以撒抵制住了各种诱惑,控制了自己的财务收支。他也因此收获了自豪和美誉,而不是像其他“消费组”的成员那样悔恨不已!
我们现在所处的消费时代,诱惑实在太多。所以,很多人被卷入各种诱惑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为什么95%的减肥计划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新年计划总是坚持不过几天,到年底盘点时,可能一项都没实现?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丧失了洞察力!没有看明白周围的情况,忘记了自己的初始目标,也没有能抓住救命稻草,从诱惑中脱离。
2008年的“改变一切”实验室出版了一项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管理学报的重要研究发现,证明了那些具有深刻洞察力,且能有意识地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将周围影响力变成自己的盟友的人,其成功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了整整10倍。
所以,在目前这个诱惑太多的时代,洞察力更为重要!请始终提醒自己和你的家人朋友:“别忘了你的洞察力,去看明白周围的情况!”培养你的孩子,做个“眼尖”的孩子!
THE END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心树A”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