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这本书的内容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这也是弗兰克教授讲授经济学的方法。好比此书的标题,《牛奶可乐经济学》,可想而知,在一杯小小的牛奶,一小罐可乐当中都存在着看上去很高深,其实分解以后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原理。如果一开始就讲经济学原理,你一定会感到枯燥,但从这些你每天都见到,但从未问为什么的现象入手,你一定兴趣盎然,不得不读下去。而且读完之后你有醒蝴灌顶之感,对经济学的原理了解了.也知道如何用这些原理去解释更多的现象。这时你就会成为经济学的“粉丝”。在这种愉悦而轻松的阅读中你掌握了经济学看似深奥的原理,认识世界的水平提高了,决策也会更加理性。当然,从现象人手并不是就事论事,解释这些现象,而是要给你一种系统的经济学人门知识。书中所涉及的现象,都是日常的凡人小事。灰常大众化,所以我相信细细读来一定会喜欢上这本书的。
以下是我读过本书以后的两点小小的感受。
生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我能收益很多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可以通过理论,更可以通过观察,不断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并不为了做成什么,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经济没有多么的复杂,它来源于生活,我们也要将它运用到生活。本书用的是归纳法,虽然招数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让我们的经济行为更加合理。
(备注:内容写的不错,但是感觉是外文翻译过来的读起来不是太顺口,如果用母语读来也许会是另一番风味好可惜给我原版我也一个字不认的哈哈哈)
《刻意练习》读后感:
这书读向我们展示了登上巅峰的路径,至于在这个路径上能走多远,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这本书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所以我很仔细的做笔记和总结出如下的四大点心得:
一)什么是刻意练习:
书中介绍了一种关于人类潜力的新思考方式,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种方式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有目的地练习,而不是天真的练习,不是盲目地埋头干
二)有目的练习有以下4个特点:
(1)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把目标分解,并制订一个计划。关键将一般目标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
例子:打高尔夫球,为了将差点降至5杆,你得做些什么?其中的一个目标可能是增加把球打入平坦球道的次数。为了成功地把球打入平坦球道,你到底要做些什么?你得搞懂,为什么你有那么多次没能把球打到平坦的球道上去,并且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想办法纠正你总是勾球的毛病。怎么做到?可以请一位教练来教你怎样以特定方式改一改你的挥拍动作
(2)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要记住: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并且只为了好玩,你可能不会进步。专注地练习是很辛劳的很无乐趣的。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
保持专注的方法: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一定要确保每天都保持足够的睡眠,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工作休息交替可以提高效率,我想这也是保持专注的好方法。
(3)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这种自我监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其它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刻意练习包括创建心理表征,完善对事物理解、记忆的过程,即对信息建立记忆模式,让信息变得有含义,将各类信息变成信息预先存在的模式(比如事实、图片、规则、关系,等等),成为长期记忆。杰出的人监测并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时调整心理表征,使之更加有效。例如写这本书的作者一开始已经为书创建了一种特定的心理表征,但后来发现,这本书并不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出色,因此,他们运用获得的反馈来相应地调整那一表征。先有表征,然后去做和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又建立新表征,再循环往复。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聚精会神,才能敏锐地发现自己的错误,调整心理表征。
关于反馈,我想到之前有关游戏的思维认识。
游戏为什么好玩?不是因为它们互动,而是因为游戏建立了“目标反馈系统”。 这种反馈自古存在,对人类的繁殖更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在觅食求偶的过程中适应环境,环境给出灵敏的反馈,于是人类逐步建立起复杂的感受系统,通过这些反馈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动作。一个物种只有这样优化自己,才可能爬树更轻松,打猎成功率更高,才能够活得下来。而今天,我们做一个产品,都是基于市场消费者的反馈来做优化和迭代更新,这也是反馈机制给予的好处。游戏的这种反馈机制可以运用到我们生活中来,以提高刻意练习的动力,创造新动机。我们给自己设定短期的小目标,像过关一样。实现某一个目标就是拿到了下个关口的钥匙,在实现每一步的时候寻求可量化的指标,或者求助他人给出建议和指导,反观自己的成果。
(4)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这也许是有目的的练习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大脑和身体一样有适应能力,会不断变化和发展。我们身体,因为喜欢稳定和一致,在体育锻炼后会调动一切激素,采取措施来平衡机理体制。当身体走出舒适区后,原来的体内平衡无法继续保持下去,身体便会开始响应那些变化,目的是重新建立体内平衡。大脑和身体一样,但是区别在于成人的大部分大脑细胞不可继续分裂产生新细胞,所以在舒适区以外,是通过会以各种不同方式来“重新布线”那些网络,改变大脑结构。例如,强化或弱化神经元之间的各种连接,同时还增加新的神经元连接或摒弃旧的神经元连接。
总规律:经常性的训练会使大脑中受到训练挑战的区域发生改变。大脑通过自身重新布线的方式来适应这些挑战,增强其执行那些挑战所需功能的能力。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 你得想办法稍微逼自己一下,但不要逼得太狠,只要使自己稍稍超出正常状态便可以。这通常会帮助你搞清楚自己的“停滞点”在什么地方。在过长的时间内过分地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和学习低效。大脑和身体一样,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在走出舒适区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怎么办?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保持动机,很多时候不是达到极限,而是因为在长期保持专注和努力的时候事情变得无趣和失去动机了。对每个遇到停滞阶段的人来说都是真实的:要越过这种停滞阶段,最好的办法是以新的方式挑战你的大脑或身体。
三)如何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1、首先辨别杰出人物
刻意练习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也就是说,在那一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杰出的从业者已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水平,使他们与其他刚刚进入该行业或领域的人们明显地区分开来。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训练的方案应当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和监管,他们既熟悉杰出人物的能力,也熟悉怎么样才能最好地提高那种能力。如芭蕾舞、体育运动、音乐家。当今职场中的许多工作,如企业经理、教师、电工、工程师、咨询师,等等。在这些行业或领域之中,你可能无法从刻意练习中累积知识,因为它们并没有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卓越的绩效
有的行业或领域并不存在以规则为依据的一对一的竞争,或者也不存在衡量人们绩效的明确而客观的标准(比如分数或时间),如果你试图从这些行业或领域中辨别表现最杰出的人,要牢牢记住一件事:主观的判断本来就容易受到各种偏见的影响。
一条好的经验法则是寻求与他们密切合作的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要记住,理想的情况是找到客观的、可复制的测量指标,以便前后一致地从普通从业者之中挑选出最优异的从业者。如果这一理想的状况不可能实现,那么尽可能做到接近理想。
2、辨别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和其他人表现不同
这些差别就可以解释他的卓越成就。尽管人们做的许多事情也许和他们的杰出成就毫无关系,但至少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探索。牢牢记住所有这些,目的是使你知道有目的的练习,并且为你指出更有效的方向。如果你发现某种方法管用,继续做下去;如果不管用,马上停下来。你越是能够调整自己的练习方法,模仿所在行业或领域中最杰出的人物,那你的练习也可能越是有效。
3、最佳的方法几乎总是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
一定要记住,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以帮助学生提高他的水平。导师必须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一些可以传授给别人的有益的练习方法。
四)保持动机的方法
1、良好的规划,可以帮助你避免受到许多占用你大量时间的事情的干扰,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练习。一般来讲,要找出那些可能干扰你练习的事情,并想办法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
2、信念。和你自己达成一个协议,你将尽自己的努力回归到之前的状态或者跨越停滞阶段,然后你再放弃。到那个时候,也许你不会放弃了。
3、社会动机。身边的人支持鼓励,认可与崇拜。将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所有人聚集起来,或者吸引他们加入一个现有的团体,并且将团体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的目标作为达到你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
4、最好的建议是精心设置目标,以便你能持续不断地看到进步的实质性信号,尽管并不会总是出现重大的进步。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反复读了两遍该书后我想起了一部电影《摔跤吧爸爸》,在这部电影中就是这本书完美的注释:
找到好的导师,找到科学训练自己的办法。这父亲是个全国冠军,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师,有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水平甚至高过了国家队的教练,而且最重要的是对这俩孩子全心付出,想让孩子赢的愿望比谁都强烈,这也是国家队的教练所达不到的境界。
2、建立良好的目标感,脱离舒适圈。首先,要想赢。从村到县到省到全国最后到世界级的比赛,不断的挑战、不断的进步、不断的突破,这就是一步一步的脱离舒适圈的结果。
3、化难为易专注的训练/练习。如果没有心甘情愿的心态,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只有在我们心甘情愿的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时间精力和努力的时候,才会获得更大的成绩。
在片中,一开始这两个孩子都非常的排斥练习摔跤,他们觉得到底是什么样的父亲才会让两个女孩儿去练习摔跤呢,采取了各种反抗措施,直到后来有一次父亲生气离开,同伴对两个孩子说,其实她很羡慕她们,不然也会和她一样,14岁就嫁人,每天被困在柴米油盐的生活当中。两个孩子有所顿悟,决心开始努力的练习。还有一次姐姐吉塔得了全国冠军,来到体育学校,开始被花花世界所吸引,开始留头发,开始涂指甲油,开始各种娱乐生活,不像原来那么专注地练习了,对爸爸的训练方法也不以为然了,于是成绩下滑,在世界锦标赛当中四连败,痛定思痛,又剪了头发开始专注地回到练习中,终于也取得了世界冠军。4、有效的反馈评估,建立反馈机制,没有反馈,毫无意义。
这个父亲每天都会给孩子精准的反馈,甚至会反复去看孩子比赛的录像,然后记录下来,给孩子不断的反馈,同时给他如何反击的建议。这也是他持续保持进步最后获得世界冠军的重要原因。
最近常说套路,这或许就是套路吧,从生活中获得,归纳总结,再回到生活中去,成功是有套路的,从新手到大师是有套路的,成功无非就是这几步,只是知道的人多,去做的人少。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书写的很棒,作为思考类书,它很简单实用,而且写的很有趣。书里没有长篇大论的谈什么思考的原理、规则等等,而是用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52个思维偏差来清楚明白的给予展示。有些是存在于基因中的先天因素导致的,也有些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作者用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出我们在一些问题思考上产生的偏差,然后再指出背后可能的原因,并且更进一步的指出了我们该如何去正确的应对。总体写的生动有趣。但是我还是觉得写的太短了,并不能进入更深入的阐述,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有点无法更深刻的了解其背后更深刻的意义。还好我是先听了LIP师兄的语音亲口分析讲述。省了不少的力气。有意思的是发现书尾作者本人也承认自也不能完全做到这些。原话是这样回答的“我做不到。准确地说我根本不想这么做。回避思维错误是很麻烦的。”个人觉得这本书不是要求人们必须完全改正这些偏误,而是让人们认识他们,并在以后的生活中遇见这些偏差时能够清醒的意识到他们,从而谨慎的做出决定,更好的享受生活。只是看懂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看后有思考有应用。把它们象师兄说的那样制成列表,打印出来放在床头,包包里,时常的拿出来查阅,不定期的提醒自已有没有触发了这些思维上的偏误。还有定期的写写总结,不断的反思自已的行为。
长投学堂股初33期11班良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