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子兵法】谋攻2:进攻不求胜,而求怎么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兵法】谋攻2:进攻不求胜,而求怎么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东风阁主 | 来源:发表于2023-04-18 11:52 被阅读0次

原文:

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接着上面讲的,最下策就是攻城,只有不得已才为之。

为什么呢?

因为你要攻城得有攻城的各种器具吧,在古代,修这些器具起码得三个月,耗费时间。

即便你工具都准备好了,攻城其实是非常惨烈的。大家应该电视都看过,那些攻城的士兵搭着梯子往上爬,就是“蚁附”。

而在城楼上敌军会干什么呢?往下砸石头、浇开水、倒热油,是非常惨烈的,生死存亡的战斗,实际要比电视上演的惨烈几百倍,士兵就这么死去,简直就是惨无人道。

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次打盱眙,攻城就是攻不下来,死的士兵都堆积如山了,最后不得不退兵。

仔细想一想,攻城必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结果是什么?就是你自己损兵折将,把自己的力量给削弱了,如果逞一时之勇,却把自己搞得越来越弱小,那真是害群之马。

所以《孙子兵法》讲“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攻不下就是灾难,事实上,就算攻下来赢了,自己也损失巨大,同样是灾难。

孙子讲求的“谋攻之法”是什么呢——

“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人之国,必以全争于天下”、“非战,非攻,非久”。

保全所有人才是真正的“攻”,自己不损失,敌方资产也不破坏,全取其利。

你把自己搞得损兵折将,或者两败俱伤,这就是逞莽夫之勇。

很多人在考虑“进攻”的时候,几乎都是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会成功,而完全没想过如果失败了会怎么样,结果一败涂地。

那些加杠杆炒股投资的人,就是觉得自己会成功,起码觉得成功的概率更高,而完全没仔细想过如果失败会怎么样。

而孙子的思想,是赢不赢先别说,关键自己先别输,首先要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你比如说:

在生活中,有些人把几乎所有身价甚至加杠杆,去押注在股票或者房产上,这就是在求胜,而没有求不败,一旦他押注的地方出了大问题,他就可能一败涂地。

而有些人的资产配置就会考虑保证自己利于不败之地,比如固定资产、有固定比例的灵活现金,还有少量风险高的投资,保险,剩余就是要用于通胀、经济衰退的储备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就是放心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创业。

在我们的企业经营当中,我不管那个业务是未来,是有大机会的、带来超额利润的,我首先要考虑的是,我得先活下来,有稳定的现金流、有在持续产生溢价的影响力,得先有这样的业务先起来,先保证我不会输,再谈赢。

在市场竞争时也是的,不去考虑我一定要赢过竞争对手,如果把对方打败了,把自己搞得现金流都断了,自己很虚弱了,那就是得不偿失。

尤其现在,当我们在说市场竞争的时候,永远不要有对手,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对手在哪里:你看,当年诺基亚会想到,结束自己手机霸主地位的会是一家电脑公司(苹果)吗?电视机厂商,想得到那些手机公司会进来搞什么智能电视吗?还有现在,通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浪潮,也许会把现在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给一锅端了。

所以,你瞄准的,应该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你的用户、你的客户,这才是正道,就像一个男生追他的女神,把情敌都清掉了,他就有机会了吗?他首先得获得女神的芳心,这才是最核心的要素,别把目标给搞错。

不管是企业经营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两个东西会让人犯错,一是贪心,二是焦虑。

一是,看到巨大的利益,就想着自己也能成功、也能获利,一贪心,就是我们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得不偿失;二是焦虑,一焦虑就容易乱动作,这个弄弄,那个搞搞,不定心,就没有积累,也就很难真的做成。

要避免这两点, 《孙子兵法》是可以给我们启发的,你会发现,《孙子兵法》在谈打仗之前,不是设想这个事情能成,而是处处以失败为假设前提,首先假定这事会失败,那么它的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如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想办法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用计、等待,等待一战而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谋攻2:进攻不求胜,而求怎么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phjdtx.html